约26410+19360字。
第一天
(一)
1.下列有关古代文化知识表述错误的一项:
A.《左传》: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史著作,相传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为后世叙事散文树立了典范。“传”意为注释,《左传》即是给儒家经典《春秋》所作的注释。《左传》也称《左氏春秋》《春秋左氏传》,与《公羊传》《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
B.“晋侯、秦伯围郑”中“侯、伯”是春秋时期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中的两种。爵位、爵号,是古代皇帝对贵戚功臣的封赐。后代爵称和爵位制度往往因时而异。
C.“敢以烦执事”执事:在古代有多种意思,①从事工作,主管其事;②有职守之人,即官员;③指供役使者,仆从;④对对方的敬称;⑤侍从。本文指对办事的官吏的敬称。
D 《战国策》:中国古代的一部历史学名著。它是一部纪传体史书,又称《国策》。由西汉刘向所整理编写,共33卷,分为12策。《国语》是第一部国别体史书。
(二)
(1)在《<论语>十二章》中,孔子用反问语气强调人要有仁爱之心,否则遵守礼仪也没什么用的句子是:?
(2)在《<论语>十二章》中,孔子用反问语气强调人要有仁爱之心,否则奏乐也不管用的句子是:?
(3)在《<论语>十二章》中,“”这两句最能体现孔子的道德价值观:懂得了仁义的道理,就应该用自己的一生去实践它,有时为了捍卫它,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
(4)在《<论语>十二章》中,反映了“君子”和“小人”不同的价值追求的句子是:。
(5)在《<论语>十二章》中,既强调榜样的良好作用,又强调要自我反思的句子是:。
(6)在《<论语>十二章》中,孔子用“文”和“质”对“君子”下了定义的句子是:。
(7)在《<论语>十二章》中,曾子认为读书人(有志之士)不可以不弘大刚强而有毅力的原因是:。
(8)在《<论语>十二章》中,曾子认为读书人(有志之士)任重道远,具体表现为:“”和“”。
(9)在《<论语>十二章》中,孔子用堆土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