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8820字。

  初中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专项综合全练(四)
  专项综合全练(四)
  文学作品阅读
  一、(2021四川乐山中考)文学类文本阅读。
  开往春天的生命之车
  朱鸿达
  ①第一次坐长途汽车,是10年前的事。
  ②那年,我以优异的成绩考入莘县第一中学。开学前一天清晨,天蒙蒙亮,我和父亲便步行到村东头的路口等长途汽车。当时我刚16岁,从未远离家门。
  ③月明星稀,凉风习习。在小路上,父亲提着一个装满被褥的塑料袋子走在前面,我低着头斜挎着一个红色的背包跟在他身后,却不知为何有一种莫名的恐惧,似乎只有跟在父亲身后才能获得一丝安全感。那时的父亲正值不惑之年,和我今日的年龄相仿,但作为“面朝黄土背朝天,一身力气百身汗”的农民,每天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很少进县城。
  ④老家距县城较远。当时路况很差,长途汽车也未更新换代,途中随时上下旅客,50多公里的路程,往往需要3个多小时。漫长的路途,我和父亲并排坐着,彼此没有交流,我呆呆地望着窗外稍纵即逝的风景。偶尔,匆匆一瞥间能看到父亲清癯的脸颊、额头的皱纹和双鬓花白的头发,几次想和父亲说话,却欲言又止。
  ⑤时光匆匆,三年后,我到济南上大学。从未去过济南的父亲依旧和我在村东头坐上了开往济南的长途车。短短的三年,父亲的黑发却变成了村北河沟里花白的芦苇荡,而额头则被岁月用无情的刻刀刻满皱纹,脸颊变得更加黧黑和清癯。在省城生活学习了四年的我,变得自以为是,对父亲的言语或行为颇有微词,常常打断他的言行,然后理直气壮地反驳。而父亲无奈的目光总是默默地从我视线中移开,然后低下头缄默不语。
  ⑥年少轻狂的我,从未真正体会过父亲内心的想法和感受。以致很多年后,当我再次回想这段往事,常常责怪自己的幼稚和无知。
  ⑦大学毕业后,我坐着长途汽车从济南回到故乡,母亲骑着一辆破旧的三轮车到村东头,站在瑟瑟的秋风中等我。我不知道她等了多久,只是依稀记得她见到我时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我把行李放到三轮车上,然后和母亲走在乡间的小路上,抬头望去,故乡已在眼前,而未来的路却一片迷茫。转身望着渐行渐远的长途汽车,心想:再次远行不知道是何时……
  ⑧经历了峰回路转,经历了辗转流离,蓦然回首,发现自己生命的脚步早已沿着村口那辆长途汽车遍及了大江南北,而生命的根脉仍在故乡的土壤里成长。
  ⑨后来,每次远行仍是父亲送我,而迎接我的永远是母亲慈祥的笑容。曾经我从未在意,为何每次都是父亲送行,母亲接我?多年过去了,我终于明白。父亲默默地带我走上更远更广阔的路,母亲则迎接我回到故乡,回到温暖的家。
  ⑩记忆中,在农村生活了大半辈子的母亲,除去种地做饭,几乎没有机会去县城,也没机会坐长途汽车,她的生命植根在故乡的院落,植根在故乡的土地上,她把生命最灿烂的时光留给了子女,留给了庄稼,以致她生命活动的半径在方圆十几里的范围内。我绞尽脑汁,苦思冥想很久,想起:母亲几次较远的车程便是舅妈家、伯父家和姨妈家,这里安放着她的亲情与牵挂。
  时光如长途汽车一去不返,只留下蹉跎的岁月。今天,我有了自己的汽车,想带父母出去转转,却发现二老如故乡那株斑驳衰老的老榆树,已经没有力气前往更远的地方了,而仅存不多的时间都留给了儿孙,他们正乘着一辆破烂不堪的长途汽车,摇摇晃晃地驶向生命的终点。
  去年的秋末,家里添了一辆电动三轮车,购买前我征求父母的意见,他们坚定地说,不用买,买了也没用。而当我把三轮车骑到他们面前,他们却激动得说不出话来,脸上洋溢着幸福。
  时至今日,每次远行,望着满头白发和满脸皱纹的父母,我都心酸非常。他们曾带我走过人生的四季,领着我走过生命的十字路口,最后走向人生的春天,我却只能看着他们一天天衰老,渐渐地离我而去。而我也会送走我的儿女,依依不舍地望着他们坐上长途汽车,渐行渐远地消失在我模糊的泪眼中。
  (选自《散文选刊》2021年3月,有删改)
  1.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选文回忆了父亲送“我”坐长途汽车上学以及“我”日后远行而母亲总是在村东头接“我”回家的事,引发了“我”对生活、对亲情的思考。
  B.文中“我”对父亲的感情是这样变化的:从高中时的依赖到大学时的不屑,很多年后深感自责,而现在是满怀感恩之情。
  C.文章第⑤段画横线的句子是对父亲的外貌描写,用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地刻画了父亲衰老沧桑的形象。
  D.文章第⑧段中说“我”生命的脚步遍及大江南北,“而生命的根脉仍在故乡的土壤里成长”,这里的意思是说“我”在外面闯荡不容易,还是要回到故乡发展。
  2.文章第⑥段中说“常常责怪自己的幼稚和无知”,请结合上文,说说“我”的“幼稚和无知”表现在哪里。
  答:                                                                         
  3.文章第⑩段写了母亲生命活动的半径很小,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答:                                                                         
  4.结合文章,探究一下题目“开往春天的生命之车”的含义。
  答:                                                                         
  二、(2021四川达州中考)文学性文本阅读。
  那盏叫父亲的灯
  迟子建
  (1)父亲在世时,每逢过年我就会得到一盏灯。那不是寻常的灯。从门外的雪地上捡回一个罐头瓶,然后将一瓢开水倒进瓶里,啪的一声,瓶底均匀地落下来,灯罩便诞生了,再用废棉花将它擦得亮亮的。灯的底座是木制的,有花纹,从底座中心钉透一颗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