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14690字。

  2021—2022学年度第一学期学业水平测评七年级语文试题
  考生注意:
  1.考试时间120分钟。
  2.全卷共四道大题,总分120分。
  题号 一 二 三 四 总分 核分人
  得分
  一、知识积累及运用(第1—7题,共20分)
  1. 下列加点字注音和字形全对的一项是(   )
  A. 遁形(dùn)     炽热(zhì)      吹嘘(xū)     震聋发聩(zhèn)
  B. 恹恹(yàn)     旌旗(jīng)     天垫(qiàn)    无动于衷(āi)
  C 迸溅(bèng)    怂恿(cǒng)     暄嚣(xiān)    筋疲力尽(jīng)
  D. 滑稽(jī)       窒息(zhì)      唱和(hè)      殚精竭虑(dān)
  【1题答案】
  【答案】D
  【解析】
  【详解】A.炽热(zhì)——(chì),震聋发聩——振聋发聩;
  B.恹恹(yàn)——(yān),天垫——天堑,无动于衷(āi)——(zhōng);
  C.怂恿(cǒng)——(sǒng),暄嚣(xiān)——喧嚣(xuān),筋疲力尽(jīng)——(jīn);
  故选D。
  2.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重要的书必须反复阅读,每读一次都会觉得开卷有益。
  B. 拿到最新一期的《读者文摘》,我迫不及待地读起来,一篇篇精美的文章让我爱不释手。
  C. “低碳”生活方式正潜移默化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习惯,乘公交、骑自行车、步行等出行方式正逐步成为生活新时尚。
  D. 不要以为“亲情作业”举足轻重,孩子与父母交流越多,心就贴得越紧。
  【2题答案】
  【答案】D
  【解析】
  【详解】A.“开卷有益”意思是读书总有益处,此处用来形容每一次读重要的书都会有收获,使用正确;
  B.“迫不及待”意思是急迫得不能再等待,此处用来形容“我”阅读《读者文摘》的急切心理,使用正确;
  C.“潜移默化”指人的思想或性格受其他方面的感染而不知不觉地起了变化,此处用来形容“低碳”生活方式对人们生活习惯的影响,使用正确;
  D.“举足轻重”意思是所处地位重要,一举一动都关系到全局,此处用来形容“亲情作业”的重要性不恰当,应该是“不要以为‘亲情作业’无足轻重”;
  故选D。
  3. 下列说法中有误的一项是(   )
  A. 泰戈尔,印度作家、诗人,1913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B. 《纪念白求恩》一文是毛泽东主席为了悼念国际主义战士,加拿大共产党员白求恩同志而作的。
  C. 曹操,字孟德,西汉末政治家,军事家,诗人,建安文学代表人物。
  D. 《再塑生命的人》一文选自《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作者海伦??凯勒,美国作家,教育家。
  【3题答案】
  【答案】C
  【解析】
  【详解】C.曹操是东汉末政治家,军事家,诗人,不是“西汉”。故选C。
  4.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热爱读书的人,既然不能拥有舒适的书房,也会始终保持一份纯洁的读书情感。
  B. 网购之所以让人着迷的原因,是因为他们输入密码付款时基本没有花钱的感觉。
  C. 同学们写作文,要有真情实感,切记不要胡编乱造。
  D. 玄武湖的金秋时节是旅游休闲的好去处。
  【4题答案】
  【答案】C
  【解析】
  【详解】A.关联词语使用不当,将“既然”改为“即使”;
  B.句式杂糅,可去掉“的原因”;
  D.搭配不当,可将“玄武湖的金秋时节”改为“金秋时节的玄武湖”;
  故选C。
  5. 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这些经典作品,经过时间的淘汰与筛选,其中有着最伟大的思想、最丰富的内容、最高尚的品格,是人类迄今为止所能达到的巅峰。
  ②一个人能够获得多大的能量,取得多高的成就,很大程度取决于这种循环往复的阅读。
  ③阅读是一种循环往复的过程。
  ④对于这些举世公认的中西社科、文学名著,我们自然要尽情揣摩,反复精读,把握其内涵与要旨。
  ⑤这种循环往复,就是人们常说的精读。
  A. ④②①③⑤ B. ③⑤①④② C. ②③⑤①④ D. ③⑤①②④
  【5题答案】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对句子的排序能力。仔细阅读此段文字,看出此段是有个总起句,是第③句,排除AC。第⑤句紧随其后,解释“循环往复的阅读”。 ②和④句相比,④句放在句末不合适,末尾句应是②。②句与③相呼应,对“循环往复的阅读”的意义作总结。故选B。
  6. 下面这段文字出自《朝花夕拾》中的哪篇文章?促使“我的意见”发生变化的原因是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