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25340字。
文言文阅读专题
重庆市主城六区2022届高三学业质量调研抽测语文试卷
(一)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苏良嗣,京兆武功人。祖振,周宕州刺史,建威县侯。高宗时为周王府司马王年少不法良嗣数谏王以法绳府官不职者甚见尊惮帝异之选荆州长史。帝遣宦者采怪竹江南,将莳上苑。宦者所过纵暴,还过荆州,良嗣囚之,因上疏切谏,称:“远方求珍异以疲道路,非圣人抑己爱人之道。又小人窃弄威福,以亏皇明。”言甚切直。疏奏,高宗下诏慰勉,遽令弃竹于江中。徙雍州,时韦安石举明经,调乾封尉,良嗣器之。关内饥,人相食,良嗣政上严,每盗发,三日内必擒,号称神明。垂拱初,迁工部尚书,拜纳言,封温国公,留守西京,赏遇尤渥。尚方监裴匪躬案诸苑,建言鬻果蔬储利佐公上。良嗣曰:“公仪休一诸侯相,拔葵去织,未闻天子卖果蔬与人争利。”遂止。迁文昌左相、同凤阁鸾台三品。遇薛怀义于朝,怀义偃蹇,良嗣怒,叱左右批其颊,曳去。武后闻之,戒曰:“第出入北门,彼南衙宰相行来,毋犯之。”永昌元年,安石迁雍州司兵参军。良嗣当国,谓安石曰:“大才当大用,徒劳州县可乎?”荐于武后,擢膳部员外郎。载初元年,罢左相,加特进,仍知政事。与韦方质素不平,方质坐事诛,引逮之。后辨其非,良嗣悸,谢不能兴,舆还第,卒,年八十五。诏百官往吊,赠开府仪同三司、益州都督。始,良嗣为洛州长史,坐僚婿累,下徙冀州刺史。其人往谢,良嗣色泰定,曰:“不闻有累。”在荆州时,州有河东寺,本萧詧为兄河东王所建,良嗣曰:“江、汉间何与河东乎?”奏易之,而当世恨其少学云。
(选自《新唐书•苏良嗣传》)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高宗时为周王府/司马王年少不法/良嗣数谏王/以法绳府官/不职者甚见尊惮/帝异之/选荆州长史
B. 高宗时为周王府司马/王年少不法/良嗣数谏王/以法绳府官/不职者甚见尊惮/帝异之/选荆州长史
C. 高宗时为周王府/司马王年少不法/良嗣数谏王/以法绳府官不职者/甚见尊惮帝/异之选荆州长史
D. 高宗时为周王府司马/王年少不法/良嗣数谏王/以法绳府官不职者/甚见尊惮/帝异之/选荆州长史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疏,即奏疏,又称奏议,是封建社会历代臣僚向帝王进言使用文书的统称,多为陈述意见或言事。
B. 当国,指执政,主持国事。这与文天祥《指南录•后序》中“北邀当国者相见”的“当国”意义相同。
C. 擢,指提拔、提升。古文中多用“擢用、超擢、拔擢、左迁”等表示受到君王或上级的提拔重用。
D. 知,指主持、管理。在古代官职中如知县、知府、知州等就是指主持管理县、府、州事务的长官。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苏良嗣执政严明,治理有方。他在任荆州长史时严肃法纪,维护社会秩序,每有盗贼出没必能三日破案;并劝谏皇帝不与民争利。
B. 苏良嗣正直勇毅,直言切谏。他扣押了借采买怪竹之机恣行暴虐的宦官,又上书进谏,皇帝得知后抚慰他并下令将竹投江。
C. 苏良嗣任人唯贤,为人宽宏。他认为韦安石很贤能,不应久做地方官:他曾因连襟而受连累被贬官,其亲人表达歉意而他不以为意。
D. 苏良嗣自以为是,学识不足。河东寺是西梁皇帝萧警为纪念兄长所建,而他不知其来历却上奏将寺改名,时人对他学问不够引以为憾。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徙雍州,时韦安石举明经,调乾封尉,良嗣器之。
(2)与韦方质素不平,方质坐事诛,引逮之。
14. 苏良嗣为什么要上书劝阻皇帝从江南采买怪竹移植上苑?请简述其理由。
重庆市育才中学2022届高三下学期二诊断模拟语文试题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5 小题,20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0~14 题。
张皋文墓志铭
(清)恽敬
张皋文,名惠言,先世自宋初由滁州迁武进,遂世为武进人。曾祖采,祖金第,父蟾宾, 皆县学生。母姜氏。皋文生四年而孤,姜太孺人守志,家甚贫。
皋文年十四,遂以童子教授里中。十七补县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