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3810字。

  6.1芣苢
  1.依次填人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东汉以后,齐、鲁、韩三家先后亡失,仅存《毛诗外传》。毛诗盛行于东汉以后,并流传至今。
  ①到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才称为《诗经》
  ②是周代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
  ③收集和保存了古代诗歌305首
  ④《诗经》最初只称为《诗》或“诗三百”
  ⑤《诗经》是按《风》《雅》《颂》三部分编辑的
  ⑥汉代传授《诗经》的有齐、鲁、韩、毛四家
  A.①⑥②⑤③④ B.②④①⑥⑤③ C.③④①⑤②⑥ D.④①②③⑤⑥
  2.下列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的诗歌305篇。
  B.《诗经》在先秦时期称为《诗》,或称为《诗三百》;西汉时被尊为经典,始称《诗经》。
  C.“风、雅、颂,赋、比、兴”被称为《诗经》的“六艺”。
  D杨万里是南宋著名诗人,号“诚斋”,人称“诚斋先生”。
  3.下列对《芣苢》一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采采芣苢,薄言采之”,是全诗的总起。“采呀采呀采起来”的歌声,亦可称之为劳作的前奏曲。
  B.由“薄言掇之”到“薄言捋之”,从一棵一棵地拾到一把一把地捋,可谓辛劳,反映出当时的劳动妇女身负沉重的压迫。
  C.由“薄言袺之”到“薄言襭之”,是对收工时满载而归的叙写。此间有收获的满足,有对自身力量的欣赏,亦有与自然相融的愉悦。
  D.《芣苢》一诗,将劳动者的精神和情绪自然地吟唱出来。从节奏、意境、韵味等方面,显示出相当高的艺术性和感染力。
  4.下面对《芣苢》这首诗歌的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这首诗是当时人们采芣苢时所唱的歌谣,诗歌采用了比、兴的表现手法,描写了一群劳动妇女采芣苢时的情景。
  B.诗歌通过采、有、掇、捋、袺、襭等动词的变换,生动地表现了采摘野菜越采越多直到满载而归的过程。
  C.全诗结构上的主要特点是重章叠句,在看起来很单调的不断重叠中,产生了简单明快、往复回环的音乐美。
  D.诗中没有写采芣苢的人,令人读起来却能够明白地感受到她们的心情——情绪就在诗歌的音乐节奏中传达出来。
  5.下列加粗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薄言采之(说话)
  B.薄言有之(取得,获得)
  C.薄言掇之(拾取,摘取)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