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6980字。
2022年初中毕业学业考试模拟试卷
语文试题卷2022.3
一、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35分)
1.默写(10分)
(1)兔从狗窦入,________________。(《十五从军征》)
(2)受任于败军之际,________________。(诸葛亮《出师表》)
(3)________________,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4)________________,西北望,射天狼。(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5)《卖炭翁》中以人物矛盾的心理反映其艰难处境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李商隐的《无题》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以物喻人,表达对爱情的至死不渝。
(7)《醉翁亭记》中,琅琊山四季景物迥然不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分别写出春夏之景。
2.请运用所积累的知识,完成(1)-(5)题。(13分)
鲁智深扯出戒刀,把索子都割断了,便扶起A,叫:“兄弟,俺自从和你买刀那日相别之后,洒家忧得你苦。自从你受官司,俺又无处去救你。打听的你断配沧州,洒家在开封府前又寻不见,却听得人说监在使臣房内。又见酒保来请两个公人,说道:‘店里一位官人寻说话。’以此洒家疑心,放你不下。恐这厮们路上害你,俺特地跟将来。见这两个撮鸟带你入店里去,洒家也在那店里歇。夜间听得那厮两个做神做鬼,把滚汤赚了你脚。那时俺便要杀这两个撮鸟,却被客店里人多,恐妨救了。洒家见这厮们不怀好心,越放你不下。你五更里出门时,洒家先投奔这林子里来等杀这厮两个撮鸟,他到来这里害你,正好杀这厮两个。”A劝道:“既然师兄救了我,你休害他两个性命。”鲁智深喝道:“你这两个撮鸟,洒家不看兄弟面时,把你这两个都剁做肉酱!且看兄弟面皮,饶你两个性命。”就那里插了戒刀,喝到“你这两个撮鸟,快搀兄弟,都跟洒家来!”提了禅杖先走。两个公人那里敢回话,依前背上包guǒ,提了水火棍,扶着A,一同跟出林子来。
(1)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3分)
特地( ) 投奔( ) 包guǒ( )
(2)文段中加点词“滚汤”的意思是________。(2分)
(3)语段中画线的句子“恐这厮们路上害你,俺特地跟将来。”是( )复句。(3分)
A.选择 B.递进 C.转折 D.因果
(4)以上文段选自《水浒传》,作者是________。语段中A指的是________(填人物名)。(2分)
(5)杨帆同学读了此段文字,说鲁智深粗中有细。请你从选段中选取一处相关内容略作分析。(3分)
3.九年级某班以“走进名人故居(祠堂、纪念馆)”为主题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请你参与。(12分)
(1)陈晨同学为活动写了一段开场白,下面是其中的一部分。(6分)
如果说历史是一条晶莹的项链,那么名人故居就是这串项链上的一颗颗闪亮的珍珠。名人故居是往昔岁月的印痕,是灿烂文化的遗存,【甲】延续着人文精神。一座座静穆的名人故居,仿佛在诉说着名人们平凡的人生,展示着他们崇高的精神。【A】当我们走进名人故居时,一定能深受教育。让我们走进故居,亲近名人,去了解他们的人生,【B】去传承和学习他们的精神吧!
①仿照画______的句子,调整【甲】处划横线部分,使语言更为协调。
②【A】处画线句子有语病,请提出修改意见。
③【B】处画线句子有语病,应将“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
(2)李静同学在管仲纪念馆看到了写有“桓公拜相”的顺额(见下图),匾额上文字的字体是(2分)
A.甲骨文 B.小篆 C.隶书 D.草书
(3)赵亮同学搜到了几幅名人故居(祠堂)楹联,却将楹联与对应的名人混淆了,请你将正确的选项填入表格。(4分)
楹联 上联:金石录有几页闲情好梦
下联:漱玉词集多年国恨难愁 上联:几番成败兴表,引来笔下幽思,心中血泪
下联:多少悲欢离合,写出人间青史,梦里红楼 上联:兵甲富于胸中,一代功名高宋室
下联:忧乐关乎天下,千秋俎豆重苏台 上联:正气识孤忠,无愧丹心昭日月
下联:法天抡对策,长荣青史壮乾坤
对应的名人
A.范仲淹 B.李清照 C.文天样 D.曹雪芹
二、阅读(55分)
请阅读下面的文字,分别回答问题。
【一】(22分)
一点点收集起来的阳光
孙道荣
①寒凉的天气,车子在路边停了一上午。冬天的阳光洒在车身上,惨淡得就像铺了一层月光一样。然而,打开车门,你会惊讶地发现,一股( )的气息,扑面而来,仿佛打开了一扇暖房的门。那些看起来淡淡的,白白的,无精打采,似乎没有什么温度的冬日阳光,被一点一点地收果起来,使车厢里温暖如春。
②这真是让人惊喜,那些被一点点收集起来的阳光,慢慢地渗入你,温暖你,拥抱你。这些细碎的阳光啊,凝聚起来,集结在一起,就具有了无比温暖的力量。
③我的一位老乡,租住在闹市区的一个地下室,常年见不到阳光,周围又没有可以晒被子的地方,但她家孩子的棉被,却永远是( )的,散发着阳光的味道。原来,只要是晴天,老乡出门上班的时候,就一定会将孩子睡的棉被带上,在她工作地的附近,找一个背向又能晒到阳光的地方,将孩子的棉被拿出来,晒一晒。她是一名环卫工人,负责两条道路的保洁工作。因为周围高楼很多,一个地方,往往只能晒一两个小时的阳光,她就会不断地将棉被从一个地方,换到另一个地方。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