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7590字。
九年级语文学科学习自测卷
(试题范围:上册全—下册前三单元满分:120分自测时间:120分钟)
2022.1
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卡两部分。学生应把答案直接涂写在答题卡上,答在试题卷上的答案无效。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答题卡上本人姓名、考场、考号等信息填写完整或把条形码粘贴在指定位置上。
一、积累与运用(共28分)
1.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答题。(共8分)
网络脱口秀节目《奇葩说》以其新鲜活泼的形势、幽默而一针见血的说话风格,吸引了大批年轻观众。紧接着,谈话式、讲坛式、单口喜剧式、辩论式等一批花样翻新的网络脱口秀节目走进观众视野,网络脱口秀开始成为网络综艺的重要一脉。脱口秀为什么火了?它是如何与观众产生共鸣的?脱口秀形态林林总总,目的是变着法儿让观众享受“听人说话”的精神愉悦,比如辩论类脱口秀节目《奇葩说》,将说话机会与时间平等地交给一众普通人,让他们各抒己见;《圆桌派》邀请专长不同的嘉宾,在轻松氛围中畅谈社会与生活,观众仿佛身临话局,开同视野,如沐春风。进而能够在更广、更深层面影响观众。
脱口秀节目采用不同形态以增加观赏性,但其主要功能是让人获得思想启迪的目的。因此脱口秀往往聚焦社会热门话题,通过犀厉透视或辩论交锋亮出观点。比如社会话题“选择大城床还是小城房”,透过表象剖析深处的“两难”,使多元声音被倾听:人生话题“要不要跨出舒适区”“怎样才能拥有安全感”循循善诱,传递积极人生观。这些话题设置既仰望星空,又脚踏实地,使观众通过思考各式各样的人生命题,获得生活的智慧。
(1)根据材料语境,下列选项中字音或字形全部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网络(luó) 奇葩(pā) 氛围(fèn) 重要一脉(mài)
B.剖析(pōu) 两难(nán) 倾听(qīng) 如沐春风(mù)
C.活泼 形势 一针见血 林林总总
D.犀历 交锋 各抒己见 循循善诱
(2)材料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写出修改意见。(2分)
(3)依次填入材料中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①通过言语表达②兴趣转化为黏性③观众被特定人物吸引
④使得节目品牌进一步巩固⑤脱口秀演员个性形象不断丰满
A.①⑤③②④ B.③⑤①②④ C.①⑤④③② D.③②①④⑤
2.根据语境,引用适当的诗文名句填空。(8分)
少年心事,当胸怀天下,志存高远。所以我们像辛弃疾一样渴望“,”,将报国之志与个人理想紧密相连。为了圆梦于未来,我们如宋濂那样勤学好问,虚心向老师“,”,以解心头困感。患得患失时,我们以范仲淹“,”,的超然豁达相互劝勉;追梦遇阻时,我们以李白“,”的乐观自信相互激励。
3.析字设谜:猜字谜是一种传统的文字游戏,人们往往利用汉字笔画结构的合并、减损、拆分重组等方法来设字谜和猜字谜。请根据示例,从备选字中任选两个,结合括号中的提示,拟写谜面(不需写用了什么方法)。(2分)
【示例一】克:十个哥哥(合并法)
【示例二】月:明日外出(减损法)
【示例三】雷:需要一半,留下一半(拆分重组法)
备选汉字:干(水 汗) 重(千 里) 素(青 紫)
4.名著阅读。(任选一题作答)(4分)
(1)金圣叹先生点评水浒人物时,说吴用“明明白白驱策群力,有军师之体”,结合原著内容,举一例简要分析。
(2)吴敬梓用饱蘸辛酸的笔触描绘了儒林众生相,他在书中塑造的一些人物可笑又可悲。请你从下面两个人物中任选一个,结合相关事件,简析其可笑可悲之处。
①周进
②匡超人
5.实验中学开展“了解中原,出彩河南”主题活动,请你参与活动并完成相关任务。(共6分)
材料一河南省地处中原腹地,简称“豫”。许慎《说文解字》记载“豫,象之大者”,“豫”就是大象,河南省辖区古称豫州,豫州是有象之州,是古代帝都之州、舒适之州,是中华文化的重要发样地之一。在今天看来,河南并没有大象,但在殷墟妇好墓中,考古工作者挖掘到一件“商代嵌绿松石象牙杯”,并发现了埋有完整象骨架的葬坑。考古证实,在夏商周时期,亚测象的分布范围很广,更是遍及中原,河南的不少商代古墓中均有象牙文物出土。
材料二豫,象之大者。——《说文解字》
豫,不害于物。从象,予声。——贾侍中
豫,乐也。——《尔雅》
心中和悦谓之豫。——《珠丛》
骨文 金文 大篆 小篆 繁体隶书
材料三下图是河南(HENAN)广播电视台的徽标。
(1)请你阅读材料,简要写出河南省简称“豫”的主要原因和意义。(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