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15840字。

  2021-2022学年度第二学期九年级第一次模拟语文试卷
  卷I(选择题)
  一、单选题(本题共计8小题,每题3分,共计24分)
  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选聘(pìn)校对(jiào)犀利(xī)强词夺理(qiáng)
  B. 亢奋(kàng)点缀(zhuì)龟裂(guī)锐不可当(dāng)
  C. 瞭望(liào)卓越(zhuó)苍劲(jìng)前仆后继(pū)
  D. 栖息(xī)推崇(chóng)镌刻(juǎn)自吹自擂(léi)
  【1题答案】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A.强词夺理(qiáng)——(qiǎng);
  B.龟裂(guī)——(jūn);
  D.栖息(xī)——(qī),镌刻(juǎn)——(juān);
  故选C。
  2. 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震悚   蠕动   坦荡如底   强聒不舍
  B. 镶嵌   雾霭   断壁残恒   抛根问底
  C. 撺辍   功勋   震耳欲聋   互相轩邈
  D. 修葺   诘难   殚精竭虑   吹毛求疵
  【2题答案】
  【答案】D
  【解析】
  【详解】A.坦荡如底——坦荡如砥;
  B.断壁残恒——断壁残垣,抛根问底——刨根问底;
  C.撺辍——撺掇;
  故选D。
  3. 下列句子中画线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努力拼搏是获得成功的不二法门。
  B. 中秋月夜,家人团聚,共享天伦之乐。
  C. 课堂上,老师提问,同学们随声附和,学习氛围特别浓厚。
  D. “磨剪子嘞,戗菜刀”这抑扬顿挫的吆喝声,唤起了我们对童年的回忆。
  【3题答案】
  【答案】C
  【解析】
  【详解】A.不二法门:意为直接入道,不可言传的法门;后比喻最好的或独一无二的方法。在此形容努力拼搏对成功的重要性,使用正确;
  B.天伦之乐:泛指家庭的乐趣。在此形容家人团聚时的欢乐,使用正确;
  C.随声附和:自己没有主见,别人怎么说,就跟着怎么说。含贬义,在此形容学生积极回答老师的问题,褒贬误用;
  D.抑扬顿挫:指声音的高低起伏和停顿转折。在此形容吆喝声,使用正确;
  故选C。
  4.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句是(   )
  A. 小河对岸三四里外是浅山,好似细浪微波,线条柔和,蜿蜒起伏,连接着高高的远山。
  B.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同学们。”老师严肃地说。
  C. 人总是要死的,就看怎样死法,是屈辱而死呢,还是为民族利益而死?
  D. 水唤醒了我的灵魂,并给予我光明、希望、快乐和自由。
  【4题答案】
  【答案】B
  【解析】
  【详解】B.这是一句倒装句,问号应放在句末,故应该改为: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同学们?
  故选B。
  5. 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
  B. 古时住宅旁常栽桑树、梓树,后人就用“桑梓”指代家乡。
  C. 鲁迅原名周树人,代表作有小说集《呐喊》《彷徨》等。
  D. 令尊、令爱、拙见、贤弟、高见都属于敬辞。
  【5题答案】
  【答案】D
  【解析】
  【详解】D.拙见是对自己的见解的谦称,是谦辞,不是敬辞。故选D。
  6. 下列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武威人在端午节吃油饼子卷糕的习俗流传已久,具体从哪个年代开始还需进一步考证。
  B. 在齐白石的《端午图》中,将咸鸭蛋、雄黄酒粽子等端午节应景之物描绘得淋漓尽致。
  C. “哀民生之多艰”的屈原,因其人格高洁,使之成为端午节中国人普遍追念的精神偶像。
  D. 据一些专家考证:端午节的起源,是中国古代南方举行图腾祭的节日,比屈原更早。
  【6题答案】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B.缺少主语,可去掉“在……中”;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