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7740字。
中考语文 模拟测试卷(二)
满分120分 时间120分钟
一、积累与运用(15分)
请在下面的横线上端正地书写正确答案或填写相应选项。(第1- 4题每句1分;第5题(1)-(3)题每小题1分,(4)小题2分;第6 -7题每题2分)
1. 古诗文默写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登飞来峰》)
(2)晴川历历汉阳树,_____________________。(崔颢《黄鹤楼》)
(3)白居易在《卖炭翁》中描写卖炭翁反常复杂的内心活动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辛弃疾在《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抒发为国杀敌的雄心壮志的两句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题答案】
【答案】 ①. 不畏浮云遮望眼 ②. 芳草萋萋鹦鹉洲 ③. 可怜身上衣正单 ④. 心忧炭贱愿天寒 ⑤. 了却君王天下事 ⑥. 赢得生前身后名
【解析】
【详解】默写题解题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别字。本题的“遮、萋、鹦鹉、洲、赢”等字词容易写错。
2. 阅读语段,按要求完成下面题目。
行走,是与自己相遇的途径。亲近自然、读书、历练都是夯实人生基础的课程,让我们走向丰饶和充盈。行走,让人生更精采。[甲]周游列国,只言片语汇成儒家经典;[乙]使至塞上,大漠长河绘出壮美画卷;;[丙]采菊东篱,南山飞鸟寄托隐逸之心。人生无涯,行者无缰。愿你行走的人生绚丽多姿。
(1)语段运用的修辞方法是___________。
(2)画波浪线的句子中各有一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加以改正。
应将______改为__________; 应将_______改为___________。
(3)[甲] [乙] [丙]应填入的三个人物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仿照前后句,在横线处续写句子,要求意义连贯,结构一致。
【2~5题答案】
【答案】(1)排比 (2) ①. 采 ②. 彩 ③. 缰 ④. 疆
(3) ①. 孔子 ②. 王维 ③. 陶渊明
(4)示例:李白江边送友,孤帆远影牵出依依别情;东坡夜游古寺,月色柏影驱散贬谪之闷;龚自珍黯然离京,片片落红化作多情春泥。
【解析】
【小问1详解】
语段第三句,“孔子周游列国,只言片语汇成儒家经典;王维……”连用四个句式相同的分句,因此是排比的修辞手法。
【小问2详解】
精彩:表演、展览、言论、文章等优美、出色。“彩”是多彩的意思,因此不能写成“采”。
行者无疆:行者,行走的人,实践者;无疆,没有界域的限制。“疆”是疆域、边界的意思。“缰”是牵牲口的绳子。二者不能混用。
【小问3详解】
“周游列国”指孔子为了传播自己的学说,带领弟子们东奔西走,四处游说的故事;“只言片语汇成儒家经典”是孔子的弟子们编写成的《论语》;
《使至塞上》是王维的诗作,其中有名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采菊东蓠下,悠然见南山”是陶渊明的《饮酒》诗中的名句。
【小问4详解】
本题考查语句仿写。
仿写要看示例,弄清句式结构特点、前言语意,弄清句子所在的语境后,再予以针对性作答。解答本题时一定要结合文章中人物经历的主要事件,还要紧扣人物经历和情感。
示例:杜甫齐鲁望岳,巍峨泰山寄托胸中豪情。
3. 下面加点成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庚子年夏至,一场“日环食”天文景观现身天宇,奇特景象震耳欲聋,吸引观者无数。
B. 测量珠峰的所有装备无需脱手套即可一健操作,科技底气让“攀登者”更加心无旁骛。
C. 北部湾经济区旅游资源丰富多样,沿海沿边特色浓郁,游客纷至沓来,在此寻幽探秘。
D. 顺境和逆境都是人生常态,不因成功而固步自封,也不因挫折而一蹶不振,此之谓智。
【3题答案】
【答案】A
【解析】
【详解】A.震耳欲聋:形容声音很大,耳朵都快震聋了。不能用于形容所看到的“奇特景象”,适用对象有误;
B.心无旁骛:心思没有另外的追求,形容心思集中,专心致志。符合语境,使用正确;
C.纷至沓来:形容接连不断的到来。符合语境,使用正确;
D.固步自封:比喻守着老一套,不求进步。符合语境,使用正确;
故选A。
4. 请指出下面句子的语病并且改正。
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对于中国青年是不陌生的。
【4题答案】
【答案】(1)主客颠倒 (2)中国青年对于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不陌生的。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病句的识别与修改。
病因:提炼句子主干为“《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对于青年是不陌生的”,可知主客颠倒,将“中国青年”与“《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调换位置。改后为:中国青年对于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