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4780字。
2022年河北省九地市初三摸底知识练习
语文
第一部分(1~4题,20分)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甲】河北是一个多民族省份。长期以来,燕赵大地各族群众紧密团结在党和政府周围,民族关系不断巩固,(xuànlì)灿烂的民族团结之花历久弥新。
【乙】作为河北避暑胜地的坝上草原,张北坝上不仅有辽阔的草原和蓝色的湖泊,还(nánɡkuò)了森林、河流、湿地、沙丘和沟谷等多种地貌。
【丙】千百年来,河北人民创新并传承的非遗技艺,彰显着悠久厚重的历史文脉,是对燕赵儿女自强不息、海纳百川等优秀品格的生动诠释。
(1)根据上面【甲】【乙】两段文字中的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①(xuànlì)______②(nánɡkuò)______
(2)给上面【乙】 【丙】 两段文字中的加点词语注音。
①湖泊( )②悠久( )
(3)【丙】句中划线句子有一处语病,请提出修改意见。
【1~3题答案】
【答案】(1) ①. 绚丽 ②. 囊括
(2) ①. húpō ②. yōujiǔ
(3)将“创新”与“传承”调换位置
【解析】
【小问1详解】
汉字书写
绚丽:xuàn lì,灿烂美丽。
囊括:náng kuò,把全部包罗在内。
【小问2详解】
注音。
湖泊:hú pō,湖的总称。
悠久:yōu jiǔ,长久,久远。
【小问3详解】
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与修改。
语序不当,应先“传承”,再“创新”,将“创新”与“传承”调换位置。
2. 在下面的横线上填写出相应的句子。
(1)树木丛生,____________。(曹操《观沧海》)
(2)____________,往来无白丁。(刘禹锡《陋室铭》)
(3)秋瑾《满江红(小住京华)》中以“____________?青衫湿”表达了志同道合者难觅的悲痛,又含蓄地抒发了救国救民的热切情怀。
(4)《北冥有鱼》中用比喻的手法描述大鹏奋飞上天情形的句子是:怒而飞,____________。
(5)《岳阳楼记》中简练而又生动地概说洞庭湖阴晴变化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邹忌讽齐王纳谏》中用“邹忌修八尺有余,____________”描写出邹忌的形象之美。
【2题答案】
【答案】 ①. 百草丰茂 ②. 谈笑有鸿儒 ③. 莽红尘,何处觅知音 ④. 其翼若垂天之云 ⑤. 朝晖夕阴 ⑥. 气象万千 ⑦. 而形貌昳丽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名句名篇默写。默写题作答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本题中的“鸿、儒、莽、翼、昳”等字词容易写错。
3. 为下面的景物描写加一句诗文进行总结概括,你会选用哪一句?请说明理由。
步入景区,轻盈灵动的山水仿佛滋着水汽一样连连往眼眸里撞,贪婪地呼吸着裹挟草木清香的山间空气,心情也变得轻快跳跃起来。至山底时,突然一声鸟鸣,把湖和山都唤醒了。太阳也从远山的背后探出了头。不久,雾霭散去,一霎间,湖山的上空,陡然铺展了万道霞光。树林深处,鸟鸣声此起彼伏,一派生机盎然。
①晓雾将歇,猿鸟乱鸣。(陶弘景 《答谢中书书》)
②青树翠蔓,蒙络摇缀。(柳宗元 《小石潭记》)
我选______(填序号),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
【3题答案】
【答案】 ①. ① ②. 是说清晨的薄雾逐渐消散,猿、鸟的鸣叫声此起彼伏。这两句话与文段中的景物描写最为匹配。
【解析】
【详解】①晓雾将歇,猿鸟乱鸣:清晨的薄雾将要消散的时候,传来猿、鸟此起彼伏的鸣叫声。
②青树翠蔓,蒙络摇缀:青翠的树木,翠绿的藤蔓,遮掩缠绕,摇动下垂。
结合文段中的“不久,雾霭散去,一霎间,湖山的上空,陡然铺展了万道霞光。树林深处,鸟鸣声此起彼伏,一派生机盎然”可以看出,①句的内容概括出了山林间雾散鸟鸣这些特点。故应选①。
4. 学校举办以“开展课后服务 丰富课余生活”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加。
【材料一】
课后服务是由于家长下班时间与孩子放学时间不匹配的矛盾产生的一种社会活动。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司长表示,各地要推动落实义务教育学校课后服务全覆盖,每个学校都要做起来。课后服务是为学生课后活动提供的服务,目前有的学校已经开始落实这一政策,开展延迟放学、“愿留尽留”的课后服务。
【材料二】
(1)【明含义】许多同学不明白什么是“课后服务”,请你根据材料为他们做简单介绍。
(2)【巧回复】看到学校的通知后,有不少家长在学校的官方公众号里写下了留言。下面是“小叶爸爸”的留言,请你代替学校进行回复,以消除他的顾虑。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