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7710字。
九年级语文试题
(满分120分,时间120分钟)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8页。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座号等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的位置。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2.选择题,须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号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请先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3.填空及问答题,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答案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的区域内,答在区域外或试卷上均不得分。
一、知识与运用(每小题2分,共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小题。
翻过山峰,突然眼前一亮,众人齐声惊呼“哇——哇——”!但见花如潮涌,汪洋恣肆,绵沿数里,铺陈山脊。 ① ,连片的鲜花依山就势,高低起伏,像(一幅/一副)长轴画卷,铺展浩荡,壮丽辉煌。人在花海徜徉,恍若置身仙境。蓦然回首,红色深浅交织,而又层次分明。穿梭的游人,时而漂浮于花海柔波,时而被漩涡淹没,但总是沉醉其中,(徘徊不前/流连忘返)。 ② ,在花海里循环往复,无止无休……我不禁想:龟峰山是大自然亿万年的心血造化,面对大自然坚辛的付出、多情的馈赠,我们的确应该自觉地加以爱护。
1.下列字形和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绵沿 恣(zì)肆 山脊(jī) B.穿梭 徜(cháng)徉 蓦(mò)然
C.漂浮 漩(xuàn)涡 不禁(jīn) D.坚辛 心血(xiě) 馈(kuì)赠
2.依次选用文中括号里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A.一副 徘徊不前 B.一副 流连忘返 C.一幅 徘徊不前 D.一幅 流连忘返
3.在文中两处横线上依次填人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①驻足近观 ②人流如游龙般变得越来越长
B.①驻足近观 ②人流如飘带般变得越来越长
C.①放眼望去 ②人流如游龙般变得越来越长
D.①放眼望去 ②人流如飘带般变得越来越长
4.一位同学搜集眉山三苏祠的对联图片并整理成文字,其中一幅图片有些模糊,他不能确定横线处的词语,你认为在上下联横线处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宦迹渺难寻,只恃得 ① ,前无古,后无今器,识文章,浩若 ② 行大地;
天心原有属,任凭他千磨百炼, ③ ,沉不浊,父子兄弟,依然风雨共 ④ 。
A.①三杰一门 ②江河 ③扬不清 ④名山
B.①千古英名 ②江河 ③扬不浑 ④名岳
C.①三杰一门 ②江涛 ③扬不浑 ④名山
D.①千古英名 ②江涛 ③扬不清 ④名岳
5.选出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 )
A.这里给人“家徒四壁”的感觉:朴素吸音的墙壁,一张榻榻米,仅此而已。这样的布置,简单得几乎到了“苦寒”的地步。
B.丁香结是解不完的,它年年都有,人生中的结也是解不完的,它时常与我们相伴。可能正因如此,这世界才具有了无穷魅力。
C.当生命中的厄运不期而至,我们是俯首屈从、自甘沉沦?还是积极面对、勇于挑战?
D.傅庚生认为,欣赏诗歌“首宜求其旨意,次必寻其脉络,然后乃可以探骊得珠也。”
6.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现代人对手机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无论是学习工作,还是娱乐休闲,无时无刻都是“一机在手,无机烦恼”的状态。
B.一项研究报告显示,中国学生近视呈高发、低龄化趋势,学生的近视比例已超过50%以上。
C.2016年4月,两辆无人驾驶汽车从重庆顺利到达北京,完成了2000千米的长距离无人驾驶测试,让无人驾驶汽车再次成为人们热议的焦点。
D.近几年来,全国英语四六级考试不断受到群众和教育专家的炮轰,还要不要坚持下去,是有关部门需要完成好的工作。
7.下列有关文化及文学常识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古代通常男子20岁、女子15岁行成人礼。男子成人礼叫作冠礼,女子成人礼叫作笄礼。人们又将男女举行成人礼的年龄分别叫作弱冠之年和及笄之年。
B.古代的称谓很有讲究,“尊君”是对人称自己的父亲;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