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9030字。

  2022年山东枣庄中考语文模拟试题三
  时间:120分钟  总分:120分
  一、积累运用(27分)
  1.下列问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同的一项是(  )(2分)
  A.散漫/散落    煞白/大煞风景    暗中作梗/中规中矩
  B.干涸/禁锢    抽搐/养精蓄锐    力挽狂澜/五彩斑斓
  C.渐染/日渐    旋风/旋转乾坤    沐猴而冠/名冠全球
  D.纰漏/毗邻    盘踞/前倨后恭    蜚声文坛/斐然可观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伊丽莎白落落大方,没有娇揉造作的习气,因此大家听她讲话特别高兴。
  B.我们的班主任对工作十分负责,她对我们的学习和生活总是吹毛求疵。
  C.我们原打算天黑前赶回襄阳市区,突如其来的一场大雨使我们在这个小山村滞留了一夜。
  D.我确实找到一个泉眼,可惜已经干涸了。
  3.下列语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黄石十四中谌文琦老师、李康乐老师毅然决然地加入到港区志愿者队伍。
  B.“停课不停学”让老师变成了主播,线上教学对少数老师不是很熟悉,导致不少老师网课直播“翻车”。
  C.新冠疫情期间,作为党员他主动参与小区哨卡值班值守、采购生活物资的责任。
  D.所有车辆司乘人员必须持“绿码”、戴口罩,服从疫情防控管理各项要求。
  4.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文化类节目《经典咏流传》“和诗以歌”,将古典诗调配以现代流行音乐,带领观众在唱作歌手的演绎中领略评词之美、音乐之美。它之所以赢得多方赞誉,,, , , 《经典咏流传》在最恰当的时刻像一股清泉注入观众的内心。
  ①不得不说,现代观众对文化的需求更加迫切
  ②不仅在于其用流行音乐包装了古典诗词
  ③源于古诗词中穿越时空的精神传承
  ④更是源于古诗词本身的深厚内涵
  A.③④②① B.②③④①
  C.②④③① D.③①②④
  5.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在我国古代文化中,常用社稷代指国家,桑梓代指家乡,庙堂代指朝廷,汗青代指史册。
  B.范进参加了科举考试中的乡试,乡试通常每三年在各省省城举行一次,考中的人称为“举人”。
  C.雨果,法国小说家、诗人、剧作家,代表作有小说《但黎圣母院》《悲惨世界》等。
  D.朱自清,字佩弦,号秋实,著名散文家、诗人、学者,《背影》是他写的一篇回忆父亲的小说。
  6.古诗文填空(8分)
  诗人在抒发情感、表达情怀时常常会运用典故。杜甫在《蜀相》一诗中,用“,”,咏叹了诸葛亮病死军中功业未成的不幸;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一词中,借廉颇自比,“,”,表达了词人报效国家的强烈愿望;陆游在《书愤》中,借用檀道济的故事,“,”,写出了壮志未酬的苦闷;刘禹锡在《陋室铭》中,用“,。孔子云:何陋之有?”说明主人因为 “德馨”,所以陋室不陋。
  7.名著阅读(4分)
  北大教授林庚在《<西游记>的童话性》一文中写到:儿童对同一人物的想象,可能随着具体情境的变化而出现前后不一致甚至完全矛盾的现象,这在《西游记》中表现的尤为突出。例如,三藏一行来到火焰山,孙行者买了一块热糕,托在手中,好像拿着火盆的灼碳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