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16120字。

  武功县2022年初中学业水平模拟考试
  语文试题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8页。全卷总分12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答卷前,务必将答题卡上密封线内的各项目填写清楚;
  3.所有题目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书写,涂写要工整、清晰;
  4.考试结束,监考员将试题卷、答题卡一并收回。
  一、积累和运用(共6小题,计17分)
  1. 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 颤抖(chàn)别墅(yě)庇护(bì)孜孜不倦(zī)
  B. 热忱(chén)婆娑(suō)掺和(chān)自惭形秽(huì)
  C. 哺育(pǔ)萦绕(yíng)箴言(zhēn)锲而不舍(qiè)
  D. 粗犷(guǎng)栈桥(zhàn)争执(zhí)强词夺理(qiáng)
  【1题答案】
  【答案】B
  【解析】
  【详解】A. 别墅(yě)——shù;
  C.哺育(pǔ)——bǔ;
  D. 强词夺理(qiáng)——qiǎng;
  故选B。
  2. 下列各组词语中,汉字书写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 旁鹜流淌无动于衷不屑置辩
  B. 气魄弥蔓摩肩接踵蹑手蹑脚
  C. 浮躁睥睨油然而生抑扬顿挫
  D. 云霄侦缉神采奕奕浮光略影
  【2题答案】
  【答案】C
  【解析】
  【详解】A.旁鹜——旁骛;
  B.弥蔓——弥漫;
  D.浮光略影——浮光掠影;
  故选C。
  3. 请从所给的三个词语中,选出一个最符合语境的填写在横线上。
  (1)优秀作品和良好生态的关系就像鱼与水,一部好作品的诞生源自主创团队的用心用情功,也离不开创作环境的培育___________(扶植   扶持   扶助)。
  (2)这座被称为“雪飞天”的滑雪大跳台是建在老工业基地的冬奥场馆。在北京冬奥会期间,由于谷爱凌、苏翊鸣的一飞冲天,“雪飞天”变得___________(众所周知   家喻户晓   如雷贯耳)。
  【3题答案】
  【答案】    ①. 扶植    ②. 家喻户晓
  【解析】
  【详解】(1)扶植:扶助培植。多指以某种手段培养人才或某种势力的壮大。
  扶持:替人出力、出主意或给以物质上、精神上的支援;
  扶助:指扶持帮助。
  根据语境,“优秀作品和良好生态的关系”和“离不开创作环境”可知,运用“扶植”更符合语境。
  (2)众所周知:大家全都知道。但不一定是人人都知道。
  家喻户晓:家家户户都知道。形容人所共知。偏重在各家各户都知道
  如雷贯耳:响亮得像雷声传进耳朵里。形容人的名声大。
  根据语句所表达的意思,是说人人都知道,应该选用“家喻户晓”。
  4. 经典诗文默写。【在第(1)~(7)题中,任选五题;在第(8)~(10)题中,任选一题】
  (1)夜久语声绝,__________________。(杜甫《石壕吏》)
  (2)__________________,江春入旧年。(王湾《次北固山下》)
  (3)征蓬出汉塞,__________________。(王维《使至塞上》)
  (4)__________________,将登太行雪满山。(李白《行路难(其一)》)
  (5)__________________?满眼风光北固楼。(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6)惩山北之塞,__________________。(《愚公移山》)
  (7)__________________,往来无白丁。(刘禹锡《陋室铭》)
  (8)不信,请看那朵流星,__________________。(郭沫若《天上的街市》)
  (9)头顶着蓝天大明镜,__________________。(贺敬之《回延安》)
  (10)__________________/把纤绳深深/勒进你的肩膊。(舒婷《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
  【4题答案】
  【答案】    ①. 如闻泣幽咽    ②. 海日生残夜    ③. 归雁入胡天    ④. 欲渡黄河冰塞川    ⑤. 何处望神州    ⑥. 出入之迂也    ⑦. 谈笑有鸿儒    ⑧. 是他们提着灯笼在走    ⑨. 延安城照在我心中    ⑩. 是淤滩上的驳船
  【解析】
  【详解】默写题作答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本题中的“幽咽、雁、迂、鸿儒、淤、驳船”等字词容易写错。
  5. 阅读语段,按要求完成下面的题目。
  ①气候变化深刻地影响全球的经济社会的发展。②作为地球村中的一员,中国因气候条件复杂、生态环境整体脆弱而更易发生气候变化的影响。③尤其是在人口大量聚集的城市,加强对因气候变化而招致的风险的管理,就显得尤为必要和重要。④各地不同的地理、气候条件,决定了适应气候工作,几乎没有现成的“作业”可抄。⑤对于适应气候工作来说,无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还是__________,都需要一定的时间。⑥现在未雨绸缪,还不算晚。
  (1)第②句有语病,请将修改意见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