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2590字。
扬州慢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姜夔及其词作;
2.理解本词对比、虚实结合、化用等写作手法;
3.体会词中的“黍离之悲”。
【教学重难点】
1.体会对比、虚实结合、化用的写法;
2.抓词眼“空城”,分析景物“清冷”特点,体味“黍离之悲”感情。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一)扬州其城
李白有“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扬州是我国的历史文化名城之一,素有“淮左名都”之誉。扬州地处江淮要冲,早在东汉时便是我国东南地区的政治军事基地,也是全国粮、盐、铁的主要集散地和海内外交通的重要港口,自古非常繁华。隋炀帝三下扬州看琼花,康熙、乾隆六下扬州,给扬州留下了众多的历史古迹。
(二)作者其人
姜夔(1155-1221),字尧章,号白石道人,江西鄱阳人,布衣终生,以清客身份周游四方,常作达官贵人坐上客。擅长写词,尤精通音律,其词作多咏物纪游,但也暗寓国家分裂、江河变异之慨。由于讲究音律和锤炼字句,其作品精工典雅,意蕴谐婉,但也有用典过多、词意幽晦等特点。他的词留下了十七首当时用于演奏的古乐谱,对研究唐宋音乐极有价值。代表作有《暗香》 、《姑苏怀古》《昔游》、《疏影》等。著有《白石道人诗集》等。
关键词:终身布衣、精通音律
二、感悟文本
(一)提问:词的小序交代了什么内容?
明确:时间、所见所闻、写作缘由、别人评价(诗的主旨):黍离之悲
《黍离》,《诗经•王风》篇名,为悼惜周室衰微而作。“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二)提问:如果用词作中的一个词语来概括作者此时所见的扬州城,它应该是?
明确:空
(三)空城“空”体现在那些方面?哪些景物能体现出“空”的特点?
明确:青青荠麦、废池乔木、清角吹寒
(四)扬州城为什么会变为“空”城?
明确:胡马窥江
【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
宋时在淮扬一带设置淮南东路和淮南西路。淮南东路称淮左,扬州是淮左地区的著名都会,故称淮左名都。竹西,是扬州的名胜。说明过去扬州是繁华的,令人向往的。所以作者路过此处,自然要“解鞍少驻初程”。意思是说,下马解鞍,暂时在初行的这段路歇歇吧!开头就点出“名都”、“佳处”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