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6840字。

  来凤县2021年秋季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七年级语文试题
  满分120分,时间150分钟
  一、知识运用。(10分,每小题2分)
  1.小明给课文中易读错词语注音,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掺和(cān) 田畦(qí) 贮蓄(zhù) 浙淅沥沥(xī)
  B.静谧(mì) 抖擞(sǒu) 惩戒(chěng) 咄咄逼人(duō)
  C.蜷伏(quán) 骨髓(suǐ) 徘徊(huí) 哄堂大笑(hōng)
  D.蝉蜕(tuì) 怅然(chàng) 干涸(hé) 花团锦簇(cù)
  2.小明在练习本上默写了课后的“读读写写”,其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分岐 帐蓬 惊慌失措 骇人听闻
  B.决别 安详 深恶痛疾 人声鼎沸
  C.悔恨 炫耀 畏罪潜逃 翻来复去
  D.纯粹 云霄 凛然生畏 神彩奕奕
  3.下面是小明作文中出现的句子,其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在外漂泊十多年的他见到亲人时终于忍俊不禁,流下了辛酸的眼泪。
  B.大家认为他提出的这条建议很有价值,都随声附和,表示赞成。
  C.老师语重心长地给我讲了沉迷网络的害处,列举了许多同而荒废学业的例子。
  D.晚会结束前,她献上了一曲《烛光里的妈妈》,唱得栩栩如生。
  4.小明准备参加班级朗读比赛,下面是他的部分朗读素材,请你帮他看看哪一处的重音“??”标识不恰当()
  朗读素材:风里带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A),混着青草味儿(B),还有各种花(C)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D)。
  5.下面是小明课后整理的学习笔记,你认为其中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当我最后能正确地拼写这个词时,我自豪极了……”这句话中的“能”是一个动词。
  B.“我的母亲虽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自然”是个多义词,在本句中用的是“理所当然”的义项。
  C.“我倒很想知道,他们的衣料究竟织得怎样了。”这句话里的加点字都是代词。
  D.《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选自鲁迅的小说集《朝花夕拾》。
  二、文化积累。(8分)
  6.名句默写。(8分,每小题1分)
  (1)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盆子,____,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椹要好得远。(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2)远远的街灯明了,____。(郭沫若《天上的街市》)
  (3)____,百草丰茂。(曹操《观沧海》)
  (4)____,随君直到夜郎西。(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5)王湾在《次北固山下》中“____,____”两句写景抒情,蕴含了时序变迁,新旧交替的自然规律,表现出具有普遍意义的生活哲理。
  (6)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一词中点明主旨,道出天涯游子之悲的句子是:____,____。
  (7)现实生活中,人们为了表明“只要虚心求教,到处都有老师”的观点时,常引用《论语》中孔子的话“____,____。”
  (8)《诫子书》中阐释过度享乐和急躁对人修身养性产生不利影响的句子是:____,____。
  三、阅读理解(46分)
  7.名著导读。(每小题3分,共6分)
  我们读一本书,根据兴趣或读书目的的不同,可以分别采取精读或跳读的方法。精读指向细腻的感受、透彻的理解和广泛的联想:跳读则是主动地舍弃、有意地忽略,以求更高的效率。这两种方法在同一阅读过程中是可以交替使用的。读《西游记》这样的古典小说,就适合“精读”与“跳读”并用。为了探究《西游记》中孙悟空“有情有义”的性格特征,请你从下面四个回目中任选两回并结合相关情节回答问题。
  第5回乱蟠桃大圣偷丹反天宫诸神捉怪
  第22回八戒大战流沙河木叉奉法收悟净
  第31回猪八戒义激猴王孙行者智降妖怪
  第41回心猿遭火败木母被魔擒
  (1)第____回适合跳读,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____回适合精读,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散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2分)
  背着幸福上楼
  许成文
  ①母亲终于决定到我蜗居的小城来住上几天。
  ②到了我住的那栋旧式楼下,母亲听说我住顶楼七层,再也不肯上去了。母亲说那么高啊,看着就头晕,怎么能住人啊。我对她解释说,上去住下后就不显得高了,要是怕头晕就不要往下看,和家里的平房感觉一样,但母亲就是不挪步。
  ③母亲患有时轻时重的老年痴呆症。有几次我回老家,看见母亲手里拿着梳子,却急得团团转找梳子。怕她老人家一个人在家出意外,就决意把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