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8170字。
注:
评分细则是在抽样的基础上制订的,不一定就是最完美的操作细则。请各题组在开始评卷前再次共同研磨试卷,再在试评阶段留意和总结学生答题情况,完善本题组的评分细则再执行。
2021年深圳市高一年级期末调研考试
语 文
作文评分细则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从上海到北京,坐高铁需要6个小时,花费500元左右;坐飞机只需两个半小时,打折机票不到500元。然而,上海大二学生唐同学却选了更加漫长的道路。他用了6天时间来规划,又坐了54辆公交车,经过1291个站点,全程1810公里,耗时6天5夜,花了381元车费,才从上海到达北京。一路上屁股酸痛,拖鞋也快烂了,真是“又挤,又慢,又麻烦”。但他一点也不后悔,他说,这样可以感受国家之大,区域之丰富……这些都是无法从教科书中得到的。他又反对那些鄙夷和排斥公交车的言论,他希望自己“脚多沾一点地”,而这趟“公交之旅”让他看到了无数人真实的生活.他的经历和观念引发了青年群体的热议。
对于以上事件,你有怎样的思考?请给唐同学写一封信,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以“鹏飞”为写信人: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作文评分标准
一、作文切入分
切入分:45分
二、评分标准
事件型材料作文,要紧扣事件分析,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表达对唐同学“公交之旅”的经历和观念的看法。
1.明确态度和看法:对材料中唐同学“公交之旅”的经历和观念表达鲜明的态度,中心明确。学生可以有肯定和辩证两方面立意:
(1)肯定角度:肯定唐同学“公交之旅”的经历和观念,认为他的经历(公交车出行)和观念(以实践、慢行、脚步丈量、用心体验、行万里路等观念去体验真实生活、开阔眼界,感受区域之丰富、祖国之辽阔)值得效法和赞扬,此为最佳角度。
(2)辩证角度:辩证看待唐同学“公交之旅”,可以否定他的方式和方法(公交车出行),但是不能否认他的观念(以实践、慢行、脚步丈量、用心体验、行万里路等观念去体验真实生活、开阔眼界,感受区域之丰富、祖国之辽阔)。根据命题者意图和题目感情倾向,作文态度应肯定这个快节奏的时代,一位正在求学的大学生用此种独特的方式完成了一次“脚踏实地”的社会生活之旅,他的行为值得青年学生效仿。当然,命题人并不要求所有人用脚去丈量大地,而是希望那些需要从教科书中走出来的青年学生“脚多沾一点地”。因此从此角度分析的作文,最高分一般不能打到一类上,即控制在53分以下。
(3)全盘否定角度:如果学生全盘否定唐同学的经历和观念,得分不高于40分。
2.紧扣材料行文:本文为事件型任务驱动材料作文,学生应针对材料中唐同学的经历和观念两方面分析,不能脱离材料的内容和含意行文,否则视为偏题。如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