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6670字。
古诗阅读专题
云南省2022届高三下学期3月第一次高中毕业生复习统一检测语文试卷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问题。
阮郎归•耒阳道中为张处父推官①赋
辛弃疾
山前灯火欲黄昏,山头来去云。鹧鸪声里数家村,潇湘逢故人。
挥羽扇,整纶巾,少年鞍马尘。如今憔悴赋招魂②,儒冠多误身③。
【注释】①推官:州郡所属的助理官员,掌刑狱,②《招魂》加:屈原《楚辞》名篇,诗人期待着怀王灵魂归来,希望顷襄王振兴楚图,报仇雪恨。③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纨绔不饿死,儒冠多误身”。
1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上阕写景叙事,作者在昏暗凄清的黄昏时遇到故人张处父,照应了标题。
B.下阕老友重逢,追忆往事,感慨今昔,于对比中凸显了如今的儒雅从容。
C.“欲黄昏”中的“欲”字写出了夕阳似落非落、夜幕似降非降霎那间景象。
D.“山头来去云”通过云的飘来飘去暗示了词人南渡后漂泊无定的无奈生活。
15.辛弃疾的词善用典故,请选择本词中的两个典故加以分析。
云南省昆明市2022年高考二模语文试卷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4~15题。
朝饥示子聿"
陆游
水云深处小茅茨,雷动空肠惯忍饥。
外物不移方是学,俗人犹爱未为诗。
生逢昭代虽虚过,死见先亲幸有辞。
八十到头终强项,欲将衣钵付吾儿。
【注】①子聿:陆游的小儿子。
1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句交待了诗人的居住环境,“茅茨”暗示了他晚年生活的窘迫潦倒。
B.“雷动”二字运用夸张手法,生动写出了诗人的饥肠辘辘,照应标题。
C.诗人生逢政治清明的时代,却一生“虚过”,无所作为,内心备感羞惭。
D.诗人以此诗教导儿子,风格亲切自然,多用口语,蕴含真挚深切的情感。
15.诗人要教示给儿子怎样的“衣钵”,请简要分析。(6 分)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