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3050字。
《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语言建构与运用:了解辛弃疾其人及其词作风格;引导学生理解词中典故的内涵;把握词意,了解古代诗歌特殊的语言现象。
2.思维发展与提升:鉴赏词人的用典技巧;感知词人的抒情形象。
3.审美鉴赏与创造:引导学生品味本词苍凉悲壮的意境,品析词人在一连串典故中寄予的情思。
4.文化传承与理解:感受词人爱国主义情怀。
教学重点:理解典故的内涵和用意。
教学难点:感知词人辛弃疾的抒情形象。
教学方法:诵读法 讨论探究法
教学过程:
一、导读
1、导入新课:“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岳飞《满江红》)眼看着宋徽宗、钦宗被俘,亲历着金兵南下的铁蹄,叹息着南宋统治者的偏安一隅,经历着南渡的狼狈不堪。悲愤成为了那个时代的最强音。今天,我们一起走进辛弃疾的怀古词《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再次聆听那个时代的声音。
2、写作背景:
写这首词的时候辛弃疾已经65岁了,辛弃疾从42岁到60岁一直过着“隐居”的生活,得不到朝廷的重用。1203年再次被当时执掌大权的韩侂胄起用,任浙江东路安抚史,翌年改任镇江知府。1204年韩侂胄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草草北伐。而镇江濒临抗战前线,是北伐的重要基地。辛弃疾到任后,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但是韩侂胄把持朝政,只想侥幸求逞,不愿认真准备。韩侂胄听不进辛弃疾的劝告,后来就把他调离了镇江。这首词是辛弃疾被起用又被降职时,登上北固亭,满怀悲愤而写下的。
3、紧抓标题。
京口:古城名,因临京岘山、长江口而得名,即今江苏镇江。
北固亭:又名北固楼,今镇江东北的北固山上。
怀古:怀古题材的诗词,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