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1800字。

  《以工匠精神雕琢时代品质》
  【学习目标】
  1.了解新闻评论的文体特征,掌握基本的写作方法。
  2.理清文章脉络结构,学习多种论证方法相结合的写作方法,着重理解“引证法”。
  3.深入理解工匠精神的内涵及其作用,传承工匠精神,体会其在当代的现实意义。
  【教学重难点】
  把握文章行文思路,理解多种论证方法的使用,深刻理解工匠精神的内涵及其作用。
  【教学方法】
  合作探究法、点拨法。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曾经,工匠是一个中国老百姓日常生活须臾不可离的职业,木匠、铜匠、铁匠、石匠、篾匠等,各类手工匠人用他们精湛的技艺为传统生活景图定下底色。随着农耕时 代的结束,社会进入后工业时代,一些与现代生活不相适 应的老手艺、老工匠逐渐淡出日常生活,但工匠精神永不过时。
  二、预习检测:
  (一)知人论世:让2——3名学生介绍,教师补充。
  1.了解作者—李斌
  李斌,人民日报社评论部编辑。
  2.了解时代背景
  在2016年召开的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工匠精神”一词首次写入了政府工作报告。一时间,“工匠精神”备受社会关注。国家将“工匠精神”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一方面表示国家对“工匠精神”的重视,另一方面,也体现出国家鼓励更多企业或个人要有“工匠精神”。
  3.了解“工匠精神”
  工匠精神,是一种职业精神,它是职业道德、职业能力、职业品质的体现,是从业者的一种职业价值取向和行为表现。“工匠精神”的基本内涵包括敬业、精益、专注、创新等方面的内容。
  4.了解文体—新闻评论
  【含义】新闻评论,是媒体编辑部或作者对新近发生的有价值的新闻事件和有普遍意义的紧迫问题,运用分析和综合的方法,就事论理,就实论虚,有着鲜明针对性和指导性的一种新闻文体,是现代新闻传播工具经常采用的社论、评论、评论员文章、短评、编者按、专栏评论和评述等的总称,属于论说文的范畴。简而言之,新闻评论是就有价值的新闻事实和社会现象发表意见以指导实践的一种文体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