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1910字。

  高一年级语文导学案
  《故都的秋》
  班级         姓名         使用时间         第    周
  【学习目标】
  1. 分析文中的景物描写手法,如情景交融、以景显情等,深入体会故都的秋的特点。
  2. 品味富有表现力的词语和优美、精警的语句所蕴含的深厚意味。
  3. 结合作者思想、创作风格及时代背景,探究作者抒发的思想感情和反映的审美情趣。
  【知识储备】
  1. 作者介绍
  郁达夫(1896~1945),现代小说家、散文家。原名郁文,字达夫。浙江富阳人。代表作有短篇小说《沉沦》《春风沉醉的晚上》《薄奠》,中篇小说《出奔》《她是一个弱女子》等;作品集《达夫全集》(七卷)、《达夫散文集》《达夫游记》《达夫日记集》和《郁达夫选集》
  1913年留学日本,曾广泛涉猎外国文学,深受近代欧洲、日本各种社会思潮和文艺作品的熏陶。1922年回国,从事文学创作活动,并在北京大学、武昌师范大学、中山大学任教。1930年参加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抗日战争爆发后,赴武汉投入抗日救亡运动,并到新加坡积极宣传抗日。后流亡到苏门答腊。1945年被日本宪兵秘密杀害。
  2. 背景链接
  《故都的秋》是中国现代著名作家郁达夫于1934年创作的散文。从1921年9月到1933年3月,郁达夫曾用相当大的精力参加左翼文艺活动。由于国民党白色恐怖的威胁,他在1933年4月由上海迁居到杭州,居住近三年。在这段时间里,他过的是一种闲散安逸的生活,并花了许多时间到处游山玩水,写下许多游记散文。1934年7月,郁达夫“不远千里”从杭州经青岛去北平,再次饱尝了故都的“秋味”,并写下了本文。
  【自主学习】
  1.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潭柘寺(   )   一椽(   )   房檩(   )   潜意识(   )   平仄(   )
  歧韵(   )   橄榄(  )(  )   颓废(   )   譬如(   )   廿四桥(   )
  2. 解释下列字词
  一叶知秋:                                                  
  不能自已:                                                  
  息列索落:                                                  
  【自主探究】
  1. 请在第一段中找出作者对“故都的秋”的秋味总的感受的语句(用原文语句回答),并分析这句话在全文中的作用。
  2.课文第3-11段为我们描绘了五幅秋景图,在这五幅图中“秋”各有什么特点,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情感,请仿照示例,完成下列表格。
  秋景图 特点 情感
  【合作探究】
  1. 一切景语皆情语,说一说,作者是怎样表达对“故都的秋”的深情的?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