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5350字。
2021—2022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
七年级语文试卷
题号 第一部分 第二部分 第三部分 总分
一 二 三 四 五
得分
第 一 部 分(1~4题,20分)
1.阅读下面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6分)
昔日的荒地如今生机勃勃,成为一片(wò)土。1913年我来时见到的废(xū)上,建起了干净的农舍,看得出人们生活得幸福、(舒适 舒服)。树林留住了雨水和雪水,干涸已久的地里又冒出了泉水。人们挖了水渠,农场边上,枫树林里,流淌着源源不断的泉水,浇灌着长在周围的鲜嫩薄荷。那些废弃的村子一点点重建起来。从地价昂贵的城市搬到这里安家的人带来了青春和活力,还有探索新生活的勇气。一路上,我碰到许多健康的男男女女,孩子们的笑声又开始在热闹的乡村聚会上(飘扬 飘荡)。一直住在这里的老一辈人,已经被舒适的新生活改变了。加上新来的居民,一万多口人的幸福生活,都源于这位叫艾力泽??布菲的老人。
(1)给这段文字中加点的词语注音。(2分)
①干涸( ) ②薄荷( )
(2)根据这段文字中的注音写出相应的词语。(2分)
①(wò)________ ②(xū)________
(3)从括号内选择符合语境的词语,分别填入文字空缺处。(2分)
2. 在下面的横线上填写相应的句子。(8分)
(1)僵卧孤村不自哀,。,铁马冰河入梦来。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2)君问归期未有期,。 何当共剪西窗烛,。
(李商隐《夜雨寄北》)
(3)终古高云簇此城,。,山入潼关不解平。(谭嗣同《潼关》)
(4)自古逢秋悲寂寥, 。,便引诗情到碧霄。
(刘禹锡《秋词》)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 )
A.过了一会儿,汽车突然渐渐地放慢了速度。
B.由于革命潮流的冲击和进步思想的影响,使他形成了初步的民主主义思想。
C.他的学习成绩不仅在全校拔尖,而且在班里也名列前茅。
D.通过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活动,我们学校环境卫生状况有了很大改变。
4.张爷爷写了一副对联,他想考考你。(3分)
(1)请你把对联中空缺的一个字补写出来。
上联:立德齐今古 下联:藏书 子孙
(2)张爷爷让你把对联贴到他书房的墙面上,你要把上联贴到(左边 右边)。
第 二 部 分(5~19题,50分)
一、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5——6题。(5分)
次北固山下(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5. 描写大江行船之壮阔景象的诗句是: , 。(2分)
6.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3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7——10题。(13分)
穿井得一人
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有闻而传之者:“丁氏穿井得一人。”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
7.甲文选自《______________》一书,是该书《慎行论??察传》中的一段文字.(2分)
8. 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4分)
(1)家无井而出溉汲汲: (2)及其家穿井 及:
(3)丁氏对曰 对: (4)求闻之若此 此:
9. 把下面文言句子译成现代汉语。(4分)
(1)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
(2)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