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6460字。
净月高新区2021—2022学年度下学期一模试题
九年级语文
本试卷共四道大题,满分120分,答题时间120分钟。
一、积累与运用(15分)
阅读下面的一段文字,完成1—4题。(8分)
冬奥赛场就像是一个浓缩的人生舞台,每天都有激动人心的故事上演。运动员们在追求梦想的路途中, 用日复一日的坚守实现对自我的不断超越。这正是奥运精神的永恒主题。奋斗过,努力过,虽有憾,终无 悔,哪怕是空手而归,他们的坚守更值得尊重。奥林匹克的感人故事,不只在金牌闪耀的时刻。奖牌可以
□竞技体育水平的高低,但拼搏精神、体育力量的价值远远超出了奖牌的范畴.① 。闪光奥运赛场的,
不只有奖牌,不是“只有赢”。奥林匹克赛场上的成功,更在于自强不息、勇往直前的拼搏奋斗,在于追 求梦想、超越自我的精神□。冰雪运动的魅力,在于勇于超越、无所畏惧。而这种特质,所能激发的挑 战斗志以及胜利渴望,无疑会转为一种精神感染力,激励你我一样的普通人:在人生的每一个赛场,bào②
守不怕失败、迎难而上的坚定信念,去拼搏,去突破,即便跌落摔倒也要站起重来。唯有如此,才能不断 超越自我,追求更好的自己。
1.把“迎难而上”四个字,用楷书正确、规范地书写在格内容。(2分)
2.在语段□填入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权衡 磨炼 B.衡量 淬炼
3.在语段①②处填写正确的读音和汉字(2 分)
①范畴.( ) ②bào守( )
4.下面是文中划线句子的另一种标点方式,请说明这样标点的合理性。(2 分)
这,正是奥运精神的永恒主题。
5.古诗文默写填空。(7分)
(1)窈窕淑女, 。(《诗经??关雎》)
(2) , 。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辛弃疾《南乡 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3)民生乃国之本,家安而民乐。这种思想与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
”所表达的济世情怀一脉相承。
(4)《桃花源记》中“ , ”蕴含着《道德经》“甘其食,美其 服,安其居”思想,呈现出人们生活安康、心情舒畅、安静自足的理想境界。
二、阅读(45分)
(一)阅读下面的课内文言文,完成6—10题。(7分)
小石潭记
柳宗元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
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
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6.我们已学的“记”这种文体下面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2分)
“记”是一种古代文体, 可以通过记人、记事、 记物、记景,来抒发作 者感情和主张。
①《岳阳楼记》②《核舟记》③《醉翁亭记》④《小石潭记》
A.①③/②/④ B.②/①③/④
C.①③/②④ D.①/②③/④
7.下列句子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隔篁竹,闻.水声 不求闻.达于诸侯
B.日.光下澈 主人日.再食
C.皆若游.无所依 似与游.者相乐
D.不可知其源. 林尽水源.
8.下面链接材料也写到了水,试与本文对水的描写作比较,二者有什么异同之处?(3分)
【链接材料】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节选自吴均《与朱元思书》
(二)阅读下面的课外文言文,完成9—11题。(8分)
余性疏脱,不耐羁锁①,不幸犯东坡、半山②之癖,每杜门③一日,举身如坐热炉。以故虽霜天黑月, 纷庞冗杂,意未尝一刻不在宾客山水。余既病痊,居锡城,门绝履迹,尽日惟以读书为事。然书浅易者, 既不足观,艰深者观之复不快人……
天气稍暖,登临最佳,而此地去惠山最近。因呼小舟,载儿子开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