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2题,约12270字。

  安徽省A10联盟2021-2022学年高三下学期4月期中联考
  语文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每个民族都有道德语言,但不同民族的道德语言在形式和内容上具有较大差异。中国道德语言主要是中华民族共同使用的道德语言,是全民用于记载道德思想感情和行为方式的工具。但目前我国伦理学界对此领域还很少展开深入系统研究,这是我国伦理学研究亟须弥补的重要课题。实际上,中国道德语言自成体系、具有民族特色,对源远流长的中国道德文化发挥着强有力的建构作用。
  中国道德语言是中华民族伦理价值诉求的汉语表达系统。中国道德语言的主要功能是表达伦理意义。作为汉语的一个子系统,它由文字、词语、语法、修辞等要素构成,并且借助这些要素表达丰富多彩的伦理意义。而所谓“伦理意义”,是体现人类伦理价值认识、伦理价值判断和伦理价值选择的语义系统,其核心要义是人类道德生活的应然性或规律性。中华民族借助道德语言来表达其伦理价值诉求,实质上就是要表达我们追求的伦理意义。在古代中国,人们撰写的文字、谱写的乐曲、表演的舞蹈、修建的建筑等都具有伦理承载功能,它们都被视为“心”的产物,而化育外物的“心”则被称为“雕龙之心”或“天地之心”。
  中国道德语言反映中国传统社会作为伦理型社会的现实。中华民族是一个特别推崇哲学的民族。冯友兰先生曾指出:“哲学在中国文化中所占的地位,历来可以与宗教在其他文化中的地位相比。”中国的“哲学发蒙”本质上是伦理思想教育或道德价值观念教育。中国传统社会作为伦理型社会的本质特征通过道德语言的地位得到了最直接的体现。因此,几乎每一个人从小就会受到比较系统的道德教育,并且会掌握比较系统的伦理话语体系。比如很多人经常能够熟练地引用《周易》《论语》《老子》《孟子》等经典中的自强不息、仁者爱人、上善若水、恻隐之心等伦理术语。
  中国道德语言对中国道德文化具有建构作用。中国道德语言既是中国道德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中国道德文化的重要建构者。中国道德文化是由中华民族在长期共同生活中形成的道德思维、道德认知、道德行为、道德语言等诸多要素构成的一个庞大体系。中国道德语言借助相应形式将道德文化表达出来,使它内含的伦理意义变成可以交流与理解的东西。没有道德语言的建构作用,道德文化只能处于被遮蔽的状态。当然,如果没有道德文化提供丰富具体的内容,中国道德语言便没有产生的必要性和可能性。道德语言与道德文化的关系本质上是形式与内容的关系,它们之间相互依存、相辅相成。
  中国人历来追求美善合一的生存方式。我们创造了优美的道德语言,并且用它来表达我们向善的道德生活,从而谱写了富有民族特色的中华民族道德生活史。一部中华民族道德生活史就是道德语言与道德文化交相辉映的历史。
  (摘编向向玉乔《中国道德语言的价值维度》)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不同民族的道德语言虽有较大差异,但所记载的人们思想感情和行为方式是相同的。
  B.“伦理意义”作为一种语义系统,其核心要义是人类道德生活的应然性或规律性。
  C.人们常能熟练引用《周易》等经典中的伦理术语,与传统社会的伦理型本质特征有关。
  D.中国人历来追求美善合一的生存方式,用优美的道德语言来表达向善的道德生活。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首段指出我国道德语言研究不足的现状,引出下文关于道德语言的具体论述。
  B.文章引用冯友兰关于中国哲学地位的话语,旨在强调哲学发展中存在的鲜明特征。
  C.文章能较为客观地分析中国道德语言和道德文化之间的关系,体现出较强的思辨性。
  D.文章论证脉络清晰,主体部分从不同角度展开论述,各个角度之间呈现并列关系。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中国道德语言由文字、语法等要素构成,并以这些要素表达丰富多彩的修辞意义。
  B.包括舞蹈、建筑在内的古代文艺作品具备伦理承载功能,从而被称为“雕龙之心”。
  C.中国道德文化体系庞大、内容具体,并通过推动道德语言的建构来体现自身存在。
  D.中华民族道德生活史是道德语言与道德文化相互作用的产物,并且富有民族特色。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一:
  “冰雪经济飞机理论”是指,以不断增长和升级的冰雪需求和冰雪科技为两大驱动力(飞机发动机),以冰雪运动为引领(飞机机头),以冰雪旅游为基础载体(飞机机身),以冰雪装备和冰雪文化为两翼(飞机两翼),以冰雪其他相关产业为辅助(飞机机尾)的中国特色冰雪经济体系理论。它是衡量和预测我国冰雪经济发展态势和趋势的重要基础。
  相关数据显示,中国冰雪经济近些年来总体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