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18题,约9310字。

  2021-2022学年第二学期高二年级期中质量监测
  语文试卷
  (考试时间:上午10∶00—12∶00)
  说明:本试卷为闭卷笔答,答题时间120分钟,满分100分。
  注:将选择题的答案填到下面的答题栏内。
  一、现代文阅读(18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在对宇宙生成演化问题的认识上,中国古人有着多种多样的讲解,这些见解可以分为三类:不变说、循环论、演化说。
  主张宇宙不变的,以《庄子•知北游》记载的孔子师徒的对话为代表。“冉求问于仲尼曰:‘未有天地,可知邪?’仲尼曰:‘可,古犹今也。’”孔子的观,点是“无古无今,无始无终”。即是说,古时与现今一样,宇宙并不存在生成演化问题。用循环论观点解释宇宙生成演化,这在《庄子》书中已有萌芽,佛教的传入,加重了这种倾向,最终形成了一套精致的宇宙循环论学说。
  但是,在中国古代哲人中,占主导地位的则是宇宙逐渐生成演化的观,点。这一观,点早在先秦时期就已经比较普及。神话传说盘古开天地反映出上古先民对宇宙起源的认识,即已透露出宇宙早期是混沌的,经过演化逐渐形成后世所见形状的思想萌芽。诗人屈原脍炙人口的诗篇《天问》,开篇伊始就提出了与天地起源有关的问题,也反映了这种认识。哲学家老子则直截了当地提出:“天下有始,以为天下母。”承认宇宙是逐渐生成的,必然要回答一个问题:宇宙由何而生?老子《道德经》回答说:“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可是,绝对的无怎么能产生出有呢?对此,即使睿哲如老子也只能模糊其词地解答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这当然难以令后人满意。为了避免“有生于无”的困境,古人对这一命题做了修正,认为无不是无有,而是无形。这里“形”指固定的形体,无形指没有固定形体的生成宇宙万物的原初物质,即所谓混沌不分的气。这一推进,直接导致了中国古代宇宙演化理论学说的繁荣,且在《淮南子》书中,作者为我们绘制出具有典型性的宇宙演化图景:宇宙初始是一团混沌不分的气,由这团气中产生了时间和空间,这导致阴阳二气的分离。阳气体性轻清,飞扬上升而为天;阴气体性重浊,凝结聚滞而成地。阴阳二气的集聚,导致日月星辰的产生;阴阳二气的推移运动,造成四季往复,万物衍生。宇宙万物就是这样逐渐演化而成的。
  早期的演化理论认为阳气轻清,上浮为天,阴气重浊,下凝为地,天在上,地在下。这与盖天说的宇宙结构模型相一致。浑天说产生后,张衡作为浑天说的集大成者,他的宇宙演化理论也作了相应改进,认为“天成于外,地定于内”,即天是包着地的。这与浑天说的宇宙结构模型一致。但是,既然阳气轻清,理应上扬,它为什么不上浮形成天,而是要包在地外?对此,在张衡的理论中找不出合理的答案来,直到宋代,朱熹才提出了一个比较合理的力学解释,朱熹的理论用习见的旋涡现象比拟宇宙演化,比较合理地说明了浑天格局的形成原因。这一理论对后世影响很大,它标志着中国传统宇宙论发展到了新的阶段。一直到西方近代科学关于宇宙起源演化的学说传入我国,这一理论才最后寿终正寝。
  (摘编自关增建、马芳《宇宙演化思想》)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在宇宙生成演化问题的认识上,《庄子》和佛教最终共同完成了一套精致的宇宙循环论学说。
  B.“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老子认为“无”指无形,即宇宙万物的原初物质是没有固定形体的。
  C.老子在《道德经》中用“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笼统地解释了“绝对的无产生有”的疑惑。
  D.朱熹用旋涡现象比拟宇宙演化,完美解释了张衡“天成于外,地定于内”的观点,并进一步完善了浑天学说。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文章用先总论后分论的结构,论证了在中国古代宇宙演化思想史上“生成演化观点”的主导地位及发展。
  B.文章分别从三个角度展开论证,论证层层递进,如果没有不变说和循环说就难以有演化说的繁荣发展。
  C.第三段引用《淮南子》,承接前文,解释了宇宙万物演化的过程,进一步论述了中国古代宇宙演化理论学说的发展。
  D.文章既肯定了中国传统宇宙演化理论学说的发展繁荣,又指出其在发展过程中的局限,体现了作者的思辨态度。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在对宇宙生成演化问题认识上,中国古人有不变说、循环论和演化说,这也属于人类宇宙演化思想的一部分。
  B.神话盘古开天地、屈原在《天问》中的开篇,都反映了古人对宇宙起源的探索,也表明宇宙演化说在先秦时期已经较为普遍。
  C.从《淮南子》书中展示的宇宙演化图景可知,《淮南子》的作者与老子在对宇宙的认识和哲学思想上是一脉相承的。
  D.从嫦娥奔月到屈原的《天问》,再到老子、《淮南子》以及张衡的“浑天说”,体现了先人们对宇宙的探索一直是自觉自愿的。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生死场(节选)
  萧红
  那是个繁星的夜,李青山他们第一次在赵三家里大型集会,人们感到缺乏空气一般,连鼻子也没有一个作响。屋子不燃灯,人们的眼睛和夜里的猫眼一般,闪闪有磷光而发绿。
  屋中李青山固执而且浊重的声音:“革命军纪律可真厉害,纪律就是规矩,规矩太紧,我们也受不了,我们自己……”
  二里半对于这些事情始终是缺乏兴致,他在一边瞌睡,老赵三用他的烟袋锅撞一下在睡的缺乏政治思想的二里半,并且大不满意起来:“听着呀!听着,这是什么年头还睡觉?”
  人们宣誓的日子到了!没有寻到公鸡,决定拿二里半的老山羊来代替。
  二里半说:“你们要杀就杀吧!早晚还不是给日本子留着吗!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