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9590字。
陕西省宝鸡市岐山县2022年中考一模语文试题
一、积累和运用(共6小题,计17分)
1. 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 陨落(yǔn) 倔强(juè) 旌旗(jīn) 斩钉截铁(jié)
B. 忐忑(tǎn) 凝练(níng) 濒临(pín) 惟妙惟肖(xiào)
C. 恣睢(suī) 笔砚(yàn) 颓唐(tuí) 心有灵犀(xī)
D. 翘首(qiào) 恐吓(xià) 盘桓(huán) 锲而不舍(qì)
2. 下列各组词语中,汉字书写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 肥硕 修茸 眼花潦乱 恃才放旷 B. 荣膺 烟囱 孜孜不倦 浅尝辄止
C. 暄嚣 祈祷 栩栩如生 珊珊来迟 D. 涉猎 雷霆 浮光略影 深临其境
3. 请从所给的三个词语中,选出一个最符合语境的填写在横线上。
(1)一般来说,中世纪之前欧洲小说都有醒世、_________(劝阻 劝诫 劝说)的作用,其实我国早期白话小说也是如此。
(2)她的体操表演,动作前后连贯,_________(一气呵成 一挥而就 一鼓作气),赢得了观众的阵阵喝彩。
4. 经典诗文默写。[在(1)~(7)题中,任选五题;在(8)~(10)题中,任选一题]
(1)__________________,山岛竦峙。(曹操《观沧海》)
(2)__________________,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3)__________________,衣冠简朴古风存。(陆游《游山西村》)
(4)年少万兜鍪,__________________。(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5)无可奈何花落去,__________________。(晏殊《浣溪沙》)
(6)__________________, 乎山水之间也。(欧阳修《醉翁亭记》)
(7)__________________,不可知其源。(柳宗元《小石潭记》)
(8)__________________,嫩嫩的,绿绿的。(朱自清《春》)
(9)读书使人充实,__________________,作文使人准确。(弗朗西斯??培根《谈读书》)
(10)江山如此多娇,__________________。(毛泽东《沁园春??雪》)
5. 阅读语段,按要求完成下面的题目。
①以文化人,更能_________心灵;以艺通心,更易_________世界。②古往今来,人们往往从一个国家的文学艺术中体悟其理念。③楚辞汉赋、唐诗宋词、明清小说、书法绘画、音乐舞蹈等都植根于中国人的生产生活实践,体现着独特的中华风韵,产生了强大的文化影响力和吸引力。④唐诗深刻影响了东亚文学;中国画启发了法国洛可可风格的形成;元代戏剧《赵氏孤儿》曾让包括伏尔泰在内的欧洲文学家们大为惊叹;他们曾多次对其进行改编,使18世纪的欧洲观众在舞台上看到了中国故事……
(1)请将下面的词语分别填在第①句的横线上。(只填序号)
A.凝结 B.沟通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语段中加点的“往往”“强大”分别是副词、形容词。
B. “楚辞汉赋”“唐诗宋词”“明清小说”三个短语结构相同。
C. 语段第②句是单句,其主干是“人们体悟理念”。
D. “植根” “植”是左右结构,部首是“木”,第8画是横折。
(3)第④句标点符号使用有误,请将修改意见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名著阅读。
时不可失。必须在敌人援军到达之前把桥占领。于是再一次征求志愿人员。红军战士一个个站出来愿意冒生命危险,于是在报名的人中最后选了三十个人。他们身上背了毛瑟枪和手榴弹,马上就爬到沸腾的河流上去了,紧紧地抓住了铁索一步一抓地前进。
(选自《红星照耀中国》)
文段中的“桥”指的是_________(填写名称),红军之所以最终能取得这场战斗的胜利,除了敌军自以为能守住桥,不舍得炸桥外,更主要的是因为________。
二、综合性学习(7分)
8. 请你参加以“我运动,我快乐”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
【活动一:书写汉字】请把“锻炼才能健康”,正确、规范、工整地书写在田字格中。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