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4题,约17900字。

  2022高考浙江省3月联考
  语文
  注意事项:
  1.本试题卷共8页,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等填写在答题下的相应位置。
  3.全部答案在答题卡上完成,答在本试题卷上无效。
  4.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5.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0分)
  1. 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美国作家加布瑞埃拉•泽文的《岛上书店》一经出版﹐就引起了巨大哄动。主人公接连经历了亲人离世、生意濒(pín)临破产等变故,但他并未因此萎靡(mǐ)不振。
  B. “不因幸运而故步自封,不因厄运而一蹶(jué)不振。”真正的强者,不惧人性的苍凉,不惧命运的无常,用脚步丈量广袤(mào)的土地,用双手托起生命的光亮。
  C. 无论是面对变换无常的官场,还是柴米油盐的粗淡,他都坚韧(rèn)不拔,饱含热情,在黑暗中寻找灯火,用几句云淡风轻的玩笑话,击破生活中纷至沓(tà)来的重击。
  D. 圣地亚哥已经84天颗粒无收,只能靠小男孩马诺林的补给(jǐ)维持生计。面对捕鱼时意外的灾难,他不自怨自艾(yì),凭借自己强大的意志度过难关。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识记现代汉语常用字字音的能力。
  A.“哄动”中的“哄”应改为“轰”,“濒临”中的“濒”应读为“bīn”;
  C.“变换无常”中的“换”应改为“幻”;
  D.“度过难关”中的“度”应改为“渡”。
  故选B。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在物质文明高度发达的时代,不可避免地充溢着浮躁喧哗,真实的心境是否已被淹没?【甲】然而不论我们身处何种境地,“真实”总会向我们发出最原始的呼唤,因为身心的自由宁静才是最幸福、最理想的人生状态。向往“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的清净与恬淡,陶渊明摒弃了官场的黑暗争斗,选择了真实,独守一方田园只求心灵的恬淡,他给予后人的劝说是“心远地自偏”。【乙】张爱玲晚年独居美国,灯红酒绿的生活没有扰乱她宁静的内心。她偏于一隅,剪花养草,呷茗读书,伏案写作……身处闹市犹如蛰居深山。马寅初教授的人口学理论与那时的大背景格格不入,纵然形势不佳,面对权威,他仍能坚守内心,坚持真理。这些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女,秉持“说真话,做真人”的原则,在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丙】“倚天照海花无数,高山流水心自知,”每一个人都能用真实安顿身心,让所作所为如高山流水,叮当如玉!
  2. 文段中的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是(   )
  A. 充溢 B. 清净 C. 格格不入 D. 纵然
  3. 文段中画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   )
  A. 甲 B. 乙 C. 丙
  4.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随着电影《星际穿越》《流浪地球》和小说《三体》等多类型科幻作品的流行,科幻热潮开始在阅读市场上兴起,这也影响到了少年儿童阅读市场。
  B. 面对历史赋予的重任,不仅我们要认识到《改造我们的学习》中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性,更要真切地感受到学习“有的放矢的态度”的迫切性。
  C. 今年以来,我市住建部门围绕改善民生为目标,高质量推动老旧小区改造工作,把群众的事当成天大的事;努力增强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D. 由于封建制度的日趋崩溃,革命力量的不断高涨,促使歌德不断接受先进思潮的影响,从而加深了自己对于社会的认识,创作出当时最优秀的作品。
  5. 面对当前的疫情防控形势,疾控部门提醒市民,防范聚集性疫情的最好办法就是做好个人防护,不聚集不扎堆,保持社交距离。请你拟写一条宣传语,提醒市民保持安全社交距离。要求;语言得体,语气亲切,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不超过20字。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