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6290字。
衔接连贯、压缩语段及其他
辽宁省丹东市2022届高三总复习质量测试(一)语文试题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1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读《红楼梦》中的诗词,不仅可以领略全书浓厚的诗意,而且对于学习诗词的写作、领悟小说的意蕴大有裨益。
《红楼梦》中的诗词是我们学习诗词创作的典范。就其形式而言,包括了古体诗、近体诗等; (1) ,有咏怀、咏物、即事、即景等;就诗的创作方法看,有的限韵,有的限题,有的限时;等等。这些诗词不是作家为自己而写, (2) 。薛宝钗恪守礼教、城府深沉,所以她写的诗含蓄浑厚、积极向上;林黛玉孤高自许、多愁善感,其诗也清逸脱俗、风流别致:史湘云性格大度、潇洒风流, (3) 。
《红楼梦》中的诗词和故事情节融为一体,把小说语言的表达效果也提升到了一个新高度。林黛玉是诗性人物,她通过诗来宣泄情感,支撑生命。她不仅在大观园公共场合和姊妹们吟诗联句,也在私人空间通过吟诗抒发感情。第二十七回,芒种节时,黛玉感到“众花皆卸,花神退位”,联想到自己的处境,便吟成了长诗《葬花吟》,为已经谢去的飞花惋惜,更为自己的命运悲叹,让读者强烈地感受到了她的孤苦伶仃。书中还用大量的联句排律和谶语诗,或暗示人物命运,或映射家族兴衰……可以说,《红楼梦》对诗词的运用达到了无与伦比的高度,在中国小说史上独树一帜。
21. 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22. 文中画线句子提到《红楼梦》第二十七回林黛玉埋葬落花,一首《葬花吟》道出了无尽悲愁。请你结合原著简要分析其葬花时伤感的原因。
辽宁省沈阳市2022届高三质量监测(二)语文试题
(二)语言文字运用 II(本题共 1 小题,6分)
21.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
毕飞宇(作家):“不真”在古玩界是非常时髦的词。“不真”是什么呢?是假,但在古玩界没有人用“假”这个词,他们说“不真”
张立宪(杂志主编):但你是写小说的,①_____________,如何还有对“不真”的考量
毕飞宇:我是写小说的,面对现实虚构,不真。……但虚构不是撒谎,虚构是当认知逻辑抵达极限、力所不及的时候,人类所找寻到的一种更加可靠的求真的方法。虚构是更高意义上的求真。
张立宪:你说你看影片的时候很少。是因为你吃文学这碗饭, ②_____________?
毕飞宇:就“求真”的功能而言,语言的能力强于影像,这是我个人的偏见。张导是不是要反驳我?
张同道(导演):我觉得纪录片依然是抵达真实的一种方式。但③______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