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2520字。
晋中市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学业水平质量监测八年级语文
注意事项:
1.试题共8页,总分值100分;答题时间12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本试卷相应的位置上。
3.答案全部在答题卡上完成,答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并交回。
—、活动??探究(11分)
历史遗迹,彰显着独特的人文价值,凝聚着共同的历史记忆,是宝贵的文化遗产。请积极参与“探访千年古村??聆听文化脉动”主题活动,一起去探访古村落,挖掘整理古村落文化。
【了解建筑文化】
1. 古村有十几处明清时期的民居院。站在一处院落前,主人介绍说:这个“古楼院”共四进院子,主体是一座两层的木楼,为歇山顶式,屋脊有兽头,门窗上有精致的木雕。大家看楼院的匾额,你认识吗?请用楷书将其正确、规范地书写在田字格内。
【探寻农耕文化】
夏至之后上“小大锄”。【甲】谷苗生出后,尚在草还未盛之时.农人就要赶着“上小锄”了。不然,谷苗蔓生,肥料营养容易流失。为了不错过农时,人们伏卧一地,精心伺弄,去秽除残,留下长势好的优苗,并在苗与苗之间,间出适当的距离,叫间苗或挽谷。【乙】这个农活也叫“上小锄”。谷苗经间苗后才能水肥充分,长势喜人,从而让谷子优质保量。时至大暑,此时需要“上大锄”。所谓“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说的就是这个。
2. 穿行于古村落,老师给同学们介绍了这里创造的灿烂农耕文化,以上是其中一段。有同学对这段话的相关问题产生疑问,请你帮他选出判断错误的一项( )
A. 文中两个加点的“间”字的读音不同。
B. 文中画横线的三个短语结构各不相同。
C. 甲句“尚在草还未盛之时”,在句中的成分是状语。
D. 乙句表陈述语气。
【拜访民间艺人】
3. 参观古村落时,同学们被路边许多用废旧物品制成 栩栩如生的动物造型所吸引。这些艺术品的创作者就是村里的一位老人。大家去拜访他,想邀请他为《昆虫记》做一组昆虫造型。请仿照示例完成下面的表格。
要素 示例 我的构想
昆虫名称 蝉 _____
造型描述 幼虫,挂在树枝上刚刚完成蜕皮的蝉。 _____
选择这个造型的理由 不仅因为它蜕皮时奇特的体操动作,更因为它四年地下苦工,只为享受一个月阳光下快乐的生活。
给我的启示:人生要耐得住寂寞,方能华丽登场。 _____
【保护文化遗产】
4. 活动进入尾声,同学们对千年古村落已有了一定的了解。有关部门准备为这个古村落申报“优秀文化遗产”,网络宣传资料和图片已整理完毕。请你拟写一句宣传语,为“申遗”助力。(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20字以内)
【1~4题答案】
【答案】1. 耕读传家 2. B
3. ①. 萤火虫 ②. 一只没有翅膀的萤火虫,吸附在一棵草上,尾部的灯亮灿灿的。 ③. 萤火虫从生下来,直到寿终正寝时,一直在发光,雄性萤火虫尾灯到底有什么用,至今无人知晓。自然界多么神奇,值得我们去研究和探索。
4. 示例:1.探寻农耕文化,欣赏艺术珍品。2.一砖一瓦皆含韵,古村悠悠千载情。
【解析】
【详解】1.本题考查汉字识字与书写,所给书法为繁体行楷。行楷:用笔灵活、方便,一般不需要逆锋、顿笔、停笔等严格的运笔,不强调用笔中更多的提按、笔画形态,只要求笔道流畅,使转合理,行笔巧妙。繁体字的话就会笔画较多,可以结合其中每个字的部分进行猜测,而结合情境,学生比较容易认出“传家”两字,再根据平时的积累可以看出从右至左应该是“耕读”两字。
2.本题考查:字音、短语类型、句子成分和句子语气。
B.有误,短语的结构有:并列短语、偏正短语、动宾短语、补充短语和主谓短语。谷苗蔓生:是主谓结构;精心伺弄:是偏正结构;水肥充分:是主谓结构;所以B选项错误,故选B。
3.本题考查名著阅读。考查范围为本册推荐且课标篇目有的《昆虫记》。昆虫造型及其选择的理由是要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深度阅读和自我感悟,这是名著阅读的价值所在。所以根据要求选取一个昆虫去写即可。示例:昆虫名称是蟋蟀,造型描述是选它在建造自己的住宅时的样子,选择造型的由是蟋蟀对待自己的住宅十分得认真,会给我们这样的启示,就是我们做事情应该像蟋蟀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