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6300字。
《茶馆》
教学目标:
1. 掌握会话合作原则的四种基本准则以及其各自的违背方式,并能借助这个原则完成对《茶馆》剧本重点片段潜台词的解读。
2. 通过对台词的解读掌握戏剧内部的冲突,进而欣赏人物形象,实现对《茶馆》主体内涵的解读。
3. 能够在解读台词的基础上完成对台词片段的演绎。
教学方法:诵读法、赏读法、多媒体辅助
课时安排:1课时
一、导入
师:今天,我们来欣赏老舍先生的经典话剧《茶馆》。大家都看过第一幕的剧本了,我想问大家,一部话剧,最重要的要素是什么?
学生七嘴八舌地回答,教师明确答案。
师:大家都有自己的说辞,不过一个比较普遍的看法是,(播放ppt)“不冲突,无戏剧”。因为一部戏剧包括话剧,其内在发展的动力就是戏剧冲突。所以我们欣赏解读话剧,一般从冲突入手。而冲突又是主要发生在人和人之间的,所以一出戏必须要有人。
当然,话剧中的冲突不是直接呈现在观者面前的,它是通过话剧最基本的形式——对话——来展开的。
接下来就让我们来看一看这一段对话。(ppt)
二、文本初研读,引发问题探讨
(一)【学生任务一】
1.请学生分组读下面这段台词,
2.思考以下问题。
(1)通过这段台词中,能读到谁和谁之间存在冲突吗?呈现的冲突是什么?塑造了怎样的人物形象
[乡妇端着空碗进来,往柜上放。小妞跟进来。
小妞 妈!我还饿!
王利发 唉!出去吧!
乡妇 走吧,乖!
小妞 不卖妞妞啦?妈!不卖了?妈!
乡妇 乖!
明确:乡妇和小妞之间存在冲突。小妞肚子饿,向母亲表达她的渴求,但母亲不仅无力解决她的温饱问题,甚至迫于生计,要卖掉女儿,而女儿则又希望母亲不要卖掉她。
(2)从他们的对话来看,冲突解决了吗?你怎么看出来的?
明确:没有。因为面对小妞的迫切的追问,她并没有做出明确的卖或不卖的回答,而只是回答了一个“乖”,这说明她在回避这个问题,这个“乖”背后的潜台词就是:女儿,对不起,妈妈也没办法,妈妈也不知道我们吃了这顿以后下顿在哪里,我并不想卖你,我怎么舍得,但我能怎么办?不卖了你,我们都活不下去。你不要怪我……(ppt)
师:从这段台词看来,乡妇回避了小妞的回答,而这个回避导致信息不能明确而直接地传递,所以形成深厚而丰富的言外之意、话外之音。这种情况可以用美国语言学家格赖斯提出理论来解释。格赖斯认为,为了会话时对方双方信息的有效传递,人们往往要遵守会话的合作原则。
三、引进会话概念,搭建学习支架
(一)概念解释:合作原则——所有的语言交际活动中为了达到特定的目标,会话双方存在着一种默契,要遵守一些基本原则,使双方在会话中相互配合,以达到相互理解的目的,并使得他们能够持续地进行有意义的语言交际,这就是合作原则
合作原则的四条准则:
1、量准则:所说的话应含当前交谈目的所需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