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2题,约12450字。
2021-2022学年高三押题信息卷
语文(一)
注意事项:
1.本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话语空间是一个国家的话语权在国际上实施影响力和展现实力的场域,是一个国家在全球话语体系建构中的能力和实力的具体体现。
话语就是说话或所说的话,是人类表达思维、思想的形式。但是,随着研究的深入,话语这一概念的内涵、外延,不断扩大,逐渐由学术领域扩展到新闻传播领域,又逐渐扩展到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领域,拥有了广泛的社会意义。我们此处采用广义上的“话语”,既指话语本体,也指被喻化的“实体话语”。新时代以来,我国的话语空间,包括领域话语空间、区域话语空间在内的宣誓和建构都取得了巨大的进展。
首先是完善了既有的一系列话语空间范畴。在新时代,我国提出“中国梦”和“两个一百年”两个国内领域话语空间,为国民提供了国家复兴的伟大构想。此外,在国内区域话语空间方面,我国提出了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环渤海区域等一系列的话语空间范畴。这些概念完善了中国人民奋斗的话语空间范畴。在全球话语空间的建构中,也完善了全球的话语空间范畴系统,提出了“人类命运共同体”“区域共同体”“抗疫共同体”以及“一带一路”等具有全球性质的话语空间范畴。这些范畴的提出,在既有世界秩序分崩离析之际,及时进行了补缺,适时地服务于全球新秩序的建构,使中国成为全球话语体系建构的引领者。
此外,利用既有的国际话语空间,充分发挥中国的话语功能,强化了国家话语权。我国充分发挥话语空间、话语体系建构的引领作用,利用既有霸权国家“退群”的有利时机,主动出击,有力地打击了逆全球化势力。近年来,个别霸权国家利用国内优先政策,先后退出许多国际组织,妄图制造混乱,重构、制衡世界秩序,让出了大量的国际话语空间,为我国国家话语空间的拓展提供了良机。中国趁此机会主动出击,及时补缺,强化了中国的全球话语权。同时,我国还主动加入了一些新成立的区域话语空间组织,比如“二十国集团组织”,促进了我国话语空间体系的建构。
我国还开拓了许多新的领域话语空间和区域话语空间。比如,在地理空间上建立了“上海合作组织”“澜沧江—湄公河合作组织”“金砖国家合作组织”等;在金融货币领域建立了“亚洲投资银行”以及石油期货人民币结算系统,正逐渐摆脱以美元、英镑等为结算货币的控制;在近地空间和外太空领域,中国成功组建了北斗导航系统,发射了火星探测器,大大延伸了中国的外层空间话语,增强了中国的太空话语权。
总之,新时代以来,我国采取了一系列新的重大战略举措,及时利用国际秩序的变化,勇于主动出击,大大拓展了我国的领域话语空间、区域话语空间,不但为自身的发展开拓了新的空间,同时也在全球新秩序的构建中起到引领作用,使我国成为全球话语体系建构中的重要力量。
(摘编自陈汝东《新时代我国话语空间拓展的挑战与对策》)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与狭义上的“话语”不同,“话语空间”中的“话语”是广义上的概念,是抽象而模糊的。
B.我国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具有全球性质的话语空间范畴,有助于全球新秩序的建构。
C.我国一方面利用好既有的国际话语空间,同时又主动出击,适时拓展新的国际话语空间。
D.中国成功组建北斗导航系统,这一新的领域话语空间的开拓,增强了中国的太空话语权。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对话语和话语空间的解释,使读者对我国新时代以来的话语空间有了更好的认识。
B.文章阐述了新时代以来我国在领域话语空间、区域话语空间取得的成就,具有积极意义。
C.文章在论证思路上,先引出论题,进而诠释概念,再提出观点,然后分点论述,最后加以总述。
D.文章主要运用引证法阐述我国已成为全球话语体系建构中的重要力量,具有很强的说服力。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话语空间关系到一个国家在国际上的话语权,体现了一个国家在全球无可取代的地位以及在政治、经济等领域的实力。
B.在既有世界秩序分裂崩溃之际,我国及时进行补缺,完善了全球的话语空间范畴系统,成为新时代的引领者。
C.霸权国家的“退群”行为为我国加人新成立的区域话语空间组织提供了良机,促进了我国话语空间体系的建构。
D.新时代以来,我国采取相应措施,在地理空间上、金融货币领域、近地空间和外太空领域都开拓了新的话语空间。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一:
为深入贯彻落实《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精神,教育部召开全国“双减”试点地区工作推进会,系统总结试点工作成效及经验做法,全面分析问题与挑战,研究部署下一阶段工作任务。教育部党组成员、副部长郑富芝同志出席会议并讲话。
会议指出,党中央对“双减”工作作出决策部署以来,各试点地区迅速行动,采取有力举措,工作取得明显成效,但对照中央要求和试点目标任务,还存在一定差距,各试点地区要充分认识试点工作存在的问题,坚持目标导向,加大工作力度,加强改革创新,务必取得更大实效。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