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9890个字。
初三语文总复习——古诗词欣赏指南
江苏省西亭高级中学 顾建新
考点指津
古诗词鉴赏是文学作品欣赏的内容之一,是新课程理念的体现,成为中考常见的一种题型。这类题目的一般特点为:一是所选古诗词以课本所学的为主,兼顾少量课外的,所以难度不大;二是考查的内容较多是常识记忆、内容感知、情感把握、技巧分析、语言品味等,为此,我们平时诵读古诗词时要善于作一些理解分析;三是题型原以选择题居多,但去年中考中不少地区由客观题转向了主观题,多了一些鼓励创新、弘扬个性的开放题。
题型例析
1、概括品质
古诗词有许多托物言志,赞美人物(植物)品质的诗词,这些诗词能启发人的心灵,陶冶人的情操。
例:毛泽东的《卜算子·咏梅》赞美了“梅”的哪些优秀品质?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解题时要知道这首诗的大意,从诗中筛选出最能表现梅的品质的词句:飞雪、不争春、春来报,这样可以概括出梅的品质:凌寒傲雪,报春却不争春。
2、理解心境
诗词是诗(词)人性灵的体现,好多古诗词表达了诗(词)人的人生体验和心境。
例:《题破山寺后禅院》 第五、六句表现了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心境。
解这道题时,要在了解诗歌大意的基础上,抓住第五句中的“悦”来回答,作者的心境为“欢悦”。
3、选择诗句
每一首诗都有自己的意境,因此,它们有适合自己的语境。具体运用时,要选择合适的语境。
例:下面一段话中四个空白处应填入的诗句分别是( )
在盛唐的诗歌中,有一类通常被统称为“边塞诗”。这些诗作内容丰富多彩,为我们展现了一幅幅盛唐边塞画卷。这里有(1)的雄奇景观,有“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的壮阔雪原,有(2)的风雪酷寒;这里有(3)的慷慨悲壮;有(4)的惆怅无奈,有“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 (高适《燕歌行》)的极度愤慨……
A“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王翰《凉州词》)
B“火山五月行人少,看君马去疾如鸟” (岑参《武威送刘判官赴啧西行军》)
C“剑河风急雪片阔,沙口石冻马蹄脱” (岑参《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D“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
E“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