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3题,约18830字。
2022届高三二轮复习联考(二)新高考Ⅰ卷
语文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众所周知,互联网思维的核心就是“用户思维”。在互联网时代,传播者必须以用户为主体,尊重用户的情感体验,才有可能以较高的口碑和美誉度的方式在互联网平台上实现最大限度的传播。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可以发现,近来涌现的重大主题电视剧佳作如《大江大河》《山海情》《跨过鸭绿江》《觉醒年代》等,将宏大叙事融入日常生活之中,注重表现个体生命成长的酸甜苦辣,展示人物性格的丰富性与多样性,让故事有温度有情感,将广阔复杂的社会生活转化为互联网时代青年一代易于理解的影像符号话语体系,从而巧妙地将其所表达的主题,内化为青年观众自身的情感判断和价值体系,最终赢得青年人的广泛认同与共鸣。
以往重大主题电视剧的创作,往往是“宏大叙事和史诗性叙事”,多“表现重大事件,刻画叱咤风云的重要人物,揭示深刻而厚重的思想感情,具有故事冲突尖锐、情节复杂、场面宏大等特点”。这种全景式地展现历史洪流中重大的历史事件,以俯视的角度看待历史变幻,同时聚焦刻画历史洪流中英雄人物的“主旋律”表达,已经为互联网时代的青年观众所耳熟能详,进而产生某种程度的审美疲劳。
而近年来重大主题影视剧之所以赢得观众的认可,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在于剧作在宏大的历史背景中聚焦于青年人的创业历程和成长故事。
(摘编自《将宏大叙事转化为互联网时代的青春话语》)
材料二:
类型叙事是影视工业一种成熟的叙事范式,是影视创作主体和受众之间的一种审美契约。近年来,新主流影视作品创作的一大特点,就在于创作主体日益尊重影视作品类型叙事的审美规律,注重以类型的话语表达影视作品的主流价值建构,缝合了原本横亘于主流叙事和商业话语之间的鸿沟,实现了口碑和票房、收视率共赢的格局。
动作片由于高强度的情节冲突和简明流畅的叙事节奏,长期以来一直拥有广泛的观众群体。《湄公河行动》《战狼2》《红海行动》等新主流电影,显然采用了动作片的叙事类型,影片惊心动魄的故事情节和令人炫目的剪辑节奏,充满了一种戏剧张力,令人欲罢不能。《金刚川》《长津湖》则明显采纳了战争片的叙事技巧,影片在展现战争的残酷和惨烈的同时,谱写了一曲抵御外敌、壮怀激烈的英雄颂歌,令人感动不已。
值得注意的是,新主流影视作品在创作中同样注意借鉴海外优秀影视作品乃至文学艺术的叙事范式。如2020年上映的《夺冠》,影片在打造体育竞技的类型话语的同时,将纪实与虚构两种风格融为一体。影片精心截取了中国女排夺冠征程中最具有意义的三次比赛场景,显然与《国王的演讲》主人公意味深长的三次演讲有异曲同工之妙,不但升华了主题,而且唤醒了与中国女排夺冠而同频共振的众多观众的个人记忆和时代记忆。
在互联网时代,年轻人成为活跃在视听网络平台重要的参与者和传播者。近年来,新主流影视作品日益注重以一种充满朝气的青春叙事,吸引青年观众的喜爱与共情。如《中国1921》《建国大业》《建党伟业》等,都格外注重展示一代伟人在革命时期的青春风采。
在后全球化时代,新主流影视作品的崛起与走红,成功地抵御了以好莱坞为代表的欧美大片对本土文化的冲击。事实证明,中国影视在海外影视的冲击下,同样加快了创作观念与题材内容的转型与拓展,以及影视工业体系改革与建设,并最终在2020年开始成为全球最大的电影票房市场。令人瞩目的是,近年来好莱坞大片由于过于倚重视觉奇观而在中国电影市场失去了其曾经拥有的票房号召力,而新主流电影却由于工业化的制作、题材的创新和类型化的青春话语而开始高居国内年度票房榜前列。
新主流电视剧在美剧、韩剧、日剧等激烈竞争格局中同样脱颖而出,《觉醒年代》《叛逆者》《理想之城》等剧作的收视率名列前茅,成为国内观众竞相关注的收视对象。在这个意义上,新主流影视作品的崛起与传播,把个人情感、个人英雄性格塑造与国家主流文化,民族形象相互交融,以类型化的叙事话语承载家国想象和主流文化的核心价值体系,讲好中国故事,将以一种独特的影像魅力,来建构与弘扬具有共享价值的人类共同体美学。
(摘编自《主旋律影视作品走红的密码》,有删节)
1. 下列关于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互联网时代,传播者必须有“用户思维”,才可能凭借较高的口碑和美誉度实现最大限度的传播。
B. 《金刚川/长津湖》利用战争片的叙事技巧,展现了战争的残酷、惨烈和英雄保家卫国的豪情。
C. 《夺冠》截取的中国女排夺冠的三次比赛场景,可谓是《国王的演讲》主人公三次演讲的翻版。
D. 中国影视成为全球最大的电影票房市场得益于创作观念﹑题材内容以及影视工业体系的改变。
2. 根据材料二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新主流影视作品能赢得口碑和票房、收视率,关键是这类作品的创作主体尊重了影视作品类型叙事的审美规律。
B. 新主流影视作品能巧妙地将表达的主题内化为青年观众的情感判断和价值体系,而赢得他们广泛的认同与共鸣。
C. 近年来好莱坞大片因过于倚重视觉奇观而失去它的票房号召力,而使新主流电影开始高居国内年度票房榜前列。
D. 新主流影视作品以类型化的叙事话语承载家国想象和主流文化的核心价值体系,建构与弘扬了人类共同体美学。
3. 结合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中不能作为论据支撑材料一中“将宏大叙事融入日常生活之中”观点的一项是( )
A. 《觉醒年代》中,陈独秀在北京筹到了《新青年》杂志的投资后,高兴得像个孩子,跑到雪地中打滚。
B. 时代报告剧《在一起》,以纪实的镜头语言展现了护士们为了抗疫而毅然剪掉了满头秀发的情节。
C. 《建国大业》中,为了实现和平民主的建国大业,毛泽东从延安飞往重庆与蒋介石进行和平谈判。
D. 《山海情》中,在联谊会上,远赴福建打工而惦记着家中孩子的秋红,把气球放瘪后塞进口袋。
4. 请结合材料一内容,分析“用户思维”在主旋律影视剧创作中的作用。
5. 请结合材料,简要概述如何使新主流影视作品拥有更广阔的前景。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C.“可谓是《国王的演讲》主人公三次演讲的翻版”错误。由原文“显然与《国王的演讲》主人公意味深长的三次演讲有异曲同工之妙”,并没有说是《国王的演讲》主人公三次演讲的翻版。
故选C。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南泥湾
侯发山
①直到父亲去世,我才解开他身上所有的谜。
②我刚刚懂事的时候,曾问过父亲:“大,我的爷爷奶奶呢,我怎么没见过他们?”父亲说:“你没见过?我也没见过。”父亲说这话的时候,面无表情,冷冰冰的,吓得我以后再也不敢提这个话题了。事实上,父亲不是没有见过爷爷奶奶,是他没有印象了。我曾悄悄地问过母亲。母亲说她也不知道父亲的底细,父亲是“流浪”到她们村的,只说自己是个孤儿。后来,我查了查资料,父亲是1961年来的。当时,受自然灾害的肆虐,好多人缺吃少穿,四处流浪,父亲所说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