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48400字。

  熟化试卷  查漏提升
  一、非连续性文本(信息类阅读)
  【试卷熟化】
  泰州一模:
  话题:中国山水画
  4.材料一使用了哪些论证方法?请简要说明。
  5.王蒙的《夏山高隐图》表现出古代山水画的哪些特点?请根据材料二的相关内容简要说明。
  答案:4.(4分)①引用论证,引用古代关于宇宙观以及绘画见解来阐述自己对中国诗画中所表现的空间意识的看法;②对比论证,将中国绘画理论与西洋绘画的透视法对比,突出中国绘画中的空间布局特点:③举例论证,以中国诗句为例,论证空间意识的美学特点;④比喻论证,将虚实明暗的流动节奏比喻为决流之推波,行云之推月。
  5.(6分)①画出了贮存的视觉意象、视觉经验;②体现了独特的笔墨画法,显现一派宏深峻伟的气象;③呈现出全景式的空间结构图式;④营造了“天人合一”境界的和谐空间。
  泰州二模:
  话题:人工智能大数据技术
  4. 请简要分析材料二的论证特点。
  5. 用人工智能来取代劳动力,在“短暂的过渡期”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答案:4. ①以问句开篇,引出人工智能是否导致技术性失业的论题;②破立结合(边破边立),先否定人工智能造成大量失业的观点,再指出人工智能可以创造出大批新岗位;③综合运用了多种论证方法,如举例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等;④论证语言具有逻辑性、严密性,如“基本一致”“很多”“一些”等。   
  5. 观点一:利大于弊。人工智能虽然会导致一部分工人失业,但也会带来很多好处:①创造大量新的工作岗位;②促进工人整体素养的提升;③推进政府采取相应措施(或:改变职能);④推动社会经济的增长。
  观点二:弊大于利。人工智能虽然会推动技术的提升和经济效益的增长,但也会带来很多弊端:①导致很大一部分人失业,加剧收入不平等;②冲击原有的产业结构;③引起就业市场不稳定,甚至社会动荡。
  泰州三模:
  话题:基因编辑
  4.两则材料都提及“父母选择基因编辑婴儿”,论述的侧重点有什么不同?(4分)
  5.2021年7月12日,世界卫生组织(WHO)下属专家委员会发布《人类基因组编辑管治框架》和《人类基因组编辑建议》,首次提出了将人类基因组编辑作为公共卫生工具的全球建议。请你结合两则材料,给该委员会提出三条参考意见。(6分)
  答案:4.材料一侧重于论述“基因编辑婴儿”成为基因编辑者追逐利润的手段所造成的严重后果;材料二侧重于论述“基因编辑婴儿”的父母与婴儿之间的关系和“基因编辑婴儿”的父母所应承担的责任。
  5.维护人的尊严,坚守人类生命自由发展的本性;明确基因编辑技术的界限和规范性,完善相关的伦理和法律原则;建立监督机制,对可能会出现的伦理、法律等问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