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7030字。

  2022年四川省广元市昭化区中考一模语文试题
  注意事项∶1.本试题卷共6页,三个大题,满分150分,120分钟完卷,考试结束时只交答题卡。
  2.答题前将姓名、准考证号准确填写在答题卡指定的位置上。
  3.选择题须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题号对应选项涂黑,若需改动,须擦净另涂;
  非选择题在答题卡上对应位置用黑色墨水笔或黑色签字笔书写。
  一、积累??运用(18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①广元,这个养在深山的村姑,揭开面纱,俨然一位绝美的姑娘。
  ②剑门关.那座蜀之门,山峰层层叠叠,(wǎn)若一波波凝固石化的巨浪.又仿佛一排排顶天立地的屏风,形成一个天然城郭。 一道缝(xì)洞开,好像一扇门.又似一张嘴。两侧大山颤颤巍巍,危如利剑高悬。
  ③明月峡,长约三千米,宽不足百米,而谷深逾千米。两岸悬崖直立,峡中惊涛(hài)浪。在如此险(jùn)的绝壁上,凿洞架木修栈道,是怎样的难度? 如壁虎,似蜘蛛,铁锤钢钎,火星四溅,稍有疏忽,便葬身深渊。而三千米栈道,需要多少孔眼啊!毋庸_____(zhì)疑,这里,是中国一处壮观、惊险、经典的古栈道遗存。
  ④()近万棵汉唐苍松,老态龙钟、鹤发鸡皮,却又虬枝峰嵘,青翠茂密。我们静静地走在树荫里,绿意如微雨,馨香湿人衣,吹拂着你的每一根睫毛,濡润着你的每一寸肌肤。
  ⑤白龙江,在号称"蜀国第二都"的昭化古城南侧。此地山水结构,恰似一个天然的太极图,浑圆而和(xié),曼妙而精壮。站在高处,一目了然。
  1. 根据拼音,在词语空缺处填写汉字。(3分)
  (1)____(wǎn)若(2)缝_____(xì)
  (3)惊涛___(hài)浪(4)险____(jùn)
  (5)毋庸(zhì)疑(6)和(xié)
  2.给语段中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3分)
  (1)俨(A.yán B.yǎn)(2)巍(A.wēi B.wèi)
  (3)凿(A.záo B.zháo)(4)荫(A.yīn B.yìn)
  (5)馨(A.qìn B.xìn)(6)濡(A.rú B.rǔ)
  3.结合上下文,下列最适合填入文中第④段括号里的句子是(3分)
  A.是谁想到"翠云廊"这么一个诗意的名字?
  B.翠云廊,是谁想到这么一个诗意的名字?
  C.是谁想到这么一个诗意的名字——翠云廊?
  D.这么一个诗意的名字——"翠云廊",是谁想到的?
  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选文第①段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吸引读者兴趣,引出下文。
  B.选文第②段中"仿佛""好像""似""如"构成一系列比喻句,增加了语言的生动性。
  C.选文第③段画横线的词"约""不足""逾"是概数,体现了语言的准确性。
  D.从选文第⑤段中,我们得知白龙江号称"蜀国第二都"。
  (二)根据要求,完成5、6题。(每小题3分,共6分)
  5.一处景观一个故事。若昭化百姓要在渡口立一石碑,上刻文字宣传。结合材料,下列最可能出现在石碑上的文字是(3分)
  唐懿宗咸通元年.春暖花开时节.利州(今广元市)刺史崔朴携家眷乘船沿江郊游.一路笙歌宴饮。船至昭化后返航上行,崔刺史命昭化县令何易于征调百姓为其拉纤引舟。何县令受命后即来到江边.脱去靴子.挽起袍袖,亲自拉纤。崔刺史大吃一惊,问他为何如此不顾官体,何易于躬身答曰∶"现在正当春耕大忙季节,百姓忙着栽秧养蚕。卑职不敢耽误他们的农事,所以代他们前来拉纤引舟,以助大人游兴。"一番话说得崔刺史羞愧万分,无言以对。
  A.利州刺史崔朴携家眷乘船郊游处
  B.昭化县令何易于躬身挽纤处
  C.春耕大忙季,百姓栽秧养蚕处
  D.利州崔刺史和昭化县令何易于相识处
  6.作为广元市传统民间绣活、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麻柳刺绣具有重要的社会影响。下列选项中,可用来描写刺绣的一副对联是(3分)
  A.翻转折叠演万象,撕烫剪刻话春秋
  B.丹青一色无限意,妙筝七彩有声诗
  C.疏影帘枕对绣屏,鸳鸯织就话巧手
  D.戏中现千秋功业,台上映万代春秋
  二、阅读??鉴赏(72分)
  (一)阅读下面文字,完成7、8题。(每小题3分,共6分)
  ①黄昏时分,过了清江河渡口.汽车沿江边疾驰一阵.便到了古城昭化。进入北门。天色,已晚,街上行人稀少。有些铺面已关闭。古老的石板路、古老的馆驿和城门。晚雷之中笼罩着一层久远而神秘的气氛。这是我第一次进昭化古城的情景,至今记忆清晰。
  ②32年后的今春.我再次来到昭化。恰值 正午,城 内城外游人如澎,市面十分繁华.早己,是蜀道旅游风景线上一个十分诱人的地方。根据当年广元市建委的设想,按照古时面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