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27860字。

  2017-2021年甘肃中考语文真题分类汇编之综合读写
  一.基础知识(共6小题)
  1.(2021??天水)中国传统节日是我国悠久历史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班级开展以“走进传统节日,感受传统文化”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
  ◆春节溯源
  阅读下面语段,完成题目。
  ①春节起源于殷商时期年头岁尾的祭神祭祖活动,是中国最盛大、最热闹、最重要的传统节日。在民间,传统意义上的春节从腊月初八的腊祭或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祭灶开始,一直到正月十五。
  古时春节曾专指节气中的立春,也被视为是一年的开始。自汉武帝太初元年始,以夏年(农历)正月初一为“岁首”(即“年”),年节的日期由此固定下来。年节古称“元旦”。1911年辛亥革命以后,开始采用公历(阳历)计年,遂称公历1月1日为“元旦”,称农历正月初一为“春节”。
  现代民间习惯上把过春节又叫做过年。其实,年和春节的起源是不同的。
  那么,“年”究竟是怎么样来的呢?民间主要有两种说法。一种说的是,古时候,有一种叫做“年”的凶猛怪兽,每到腊月三十,便要觅食人肉。一个腊月三十晚上,“年”到了一个村庄,适逢两个牧童在比赛甩牛鞭子,“年”被啪啪的鞭声吓得jīng huāng shī cuò。它窜到另一个村庄,又被一家门口晒着的大红衣裳吓得逃跑。后来它又来到了一个村庄,朝一户人家门里一瞧,只见里面灯火辉煌,刺得它头昏眼花,只好又溜了。人们由此摸准了“年”有怕响、怕红、怕光的弱点,便想到许多dǐ yù它的方法,如放鞭炮,于是逐渐演化成今天过年的风俗。另一种说法是,我国古代的字书把“年”字放禾部,以示风调雨顺,五谷丰登。②由于谷禾一般都是一年一熟,所以“年”便被引申为岁名了。
  (1)根据拼音,在田字格中写出汉字。
  jīng huāng shī cuò
  dǐ yù
  (2)给加点字注音。
  遂      
  窜      
  (3)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传统节日”“觅食人肉”“吓得逃跑”“风调雨顺”四个短语的类型各不相同。
  B.在画线句①中,加点词“殷商”“祭祖”“热闹”的词性分别是名词、动词、形容词。
  C.根据文意,文中提到的“春节”“元旦”和“年”的日期是同一天。
  D.画线句②是一个复句,两个分句之间属于因果关系。
  2.(2021??天水)中秋节到了,小明要通过微信给远方的姑姑发一张祝福图片,请选择并说明理由。
  3.(2021??兰州)下面文段是展览中某两个板块的引言。根据语境,完成小题。
  【人物传记板块】
  如果想把一些伟大的有用的思想教给人们的话,①读人物传记是一种更易于将思想创立者的生活与人格联系在一起的方式。[甲]“同那些已经过世的伟人交朋友”,这听起来很荒唐,但是如果你一生中总是与那些有远见卓识的人物交友的话,那么你将生活得更好,更有教养。人都需要不断____生活的动力,____在年轻的时候,要有偶像和模,有高远目标的激励。
  在这里,我们阅读人物故事,寻找心中的榜样,与勇敢的心灵为伴。
  【走向科学板块】
  我们对世界进行的许多研究虽然都是真实的,却也是不全面的。[乙]科学发展到一定程度就应该停下来“流连”一下,回味一下,总结一下,看看是否漏过了什么重要的方向。科普在一定意义上就是我们“流连”一下,回头来看看:一个异想天开的念头,一个司空见惯的现象,一个看似幼稚的想法,也许都会开启科学上的一段新旅程。一部好的科普作品对社会的意义在于使科学家个人的内心体验成为社会思考,②人们会从各个不同的角度产生丰富的联想,理解它的价值,使社会产生新的知识、能力,甚至开创新的视野。
  在这里,我们阅读科普作品,探索奇妙的科学世界,一起____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