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2题,约16520字。

  2024届高一年级下学期3月学习效果监测语文试卷
  (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
  保密时间:3月 30日     前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碳素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场号、座位号、准考证号准确填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用2B铅笔按照填涂要求将准考证号标号涂黑。
  2.选择题完成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第Ⅰ卷 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①青花瓷发展的黄金时代是明朝永乐、宣德时期,与郑和下西洋在时间上重合,这不能不使我们思考:航海与瓷器同时达到鼎盛,仅仅是历史的偶然吗?从历史事实来看,郑和下西洋为青花瓷的迅速崛起提供了历史契机。近三十年的航海历程推动了作为商品的青花瓷大量生产与外销,不仅促进技术创新,使青花瓷达到瓷器新工艺的顶峰,而且改变了中国瓷器发展的走向,带来了人们审美观念的更新。这也就意味着,如果没有郑和远航带来活跃的对外贸易,青花瓷也许会像在元代一样,只是中国瓷器的诸多品种之一,而不会成为主流,更不会成为中国瓷器的代表。由此可见,青花瓷崛起是郑和航海时代技术创新与文化交融的硕果,中外交往的繁盛在推动文明大交融的同时,也推动了生产技术与文化艺术的创新发展。
  ②作为中外文明交融的结晶,青花瓷真正成为中国瓷器的主流,则是因为成化年间原料本土化带来了民窑青花瓷的崛起。民窑遍地开花,进入商业化模式之后,几乎形成了青花瓷一统天下的局面。一种海外流行的时尚由此成为中国本土的时尚,中国传统的人物、花鸟、山水,与外来的伊斯兰风格融为一体,青花瓷成为中国瓷器的代表,进而走向世界,最终万里同风,成为世界时尚。
  ③一般来说,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化,而时尚兴盛则是社会快速变化的标志。因此,瓷器的演变之所以引人注目,还在于它与中国传统社会从单一向多元社会的转型同步。瓷器的演变与社会变迁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使我们对明代有了新的思考和认识。如果说以往人们所了解的明初是一个复兴传统的时代,其文化特征是回归传统,明初往往被认为是保守的,那么青花瓷的例子,则可以使人们对明初文化的兼容性有一个新的认识。事实上,与明代中外文明的交流高峰密切相关,明代中国正是通过与海外交流而走向开放和进步的,青花瓷的两次外销高峰就反映了这一点。第一次在亚非掀起了中国风,第二次则兴起了欧美的中国风。可见,明代不仅是中国陶瓷史上的一个重大转折时期,也是中国传统社会的重要转型时期。正是中外文明的交融,成功推动了中国瓷器从单色走向多彩的转型,青花瓷以独特方式昭示了明代文化的演变过程,成为中国传统社会从单一走向多元的例证。(摘编自万明《明代青花瓷崛起的轨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中外文明交融推动瓷器从单色走向多彩,从而推动了当时的社会向多元转型。
  B.原料本土化等因素使青花瓷发展进入新阶段,此时青花瓷与外来文化已无关系。
  C.明代社会往往被认为是保守的,但青花瓷的风格表明当时社会比较开放和进步。
  D.郑和下西洋推动了瓷器生产、销售和技术创新,带来了青花瓷发展的黄金时代。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文章论述青花瓷崛起的轨迹,为中外交往推动明代社会转型的观点提供了例证。
  B.文章从民窑崛起、商业化和风格变化等方面论述了青花瓷成为世界时尚的过程。
  C.文章第一段通过元明两代瓷器的比较,论证了瓷器发展与审美观念更新的关系。
  D.文章提出问题之后,分析了青花瓷崛起的原因,并论证了崛起带来的影响。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时尚兴盛是社会快速变化的标志,可见青花瓷兴盛的成化年间社会变化很快。
  B.如果不是下西洋使青花瓷作为商品大量生产和外销,青花瓷可能就不会崛起。
  C.青花瓷外销掀起世界性的中国风,可见青花瓷对明代的世界影响起了重要作用。
  D.青花瓷在明代引领了世界时尚,由此带来的启示是,应注重社会的多元和开放。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4~6题。
  材料一
  据新华社电 国家汉办昨天在京宣布,将组织海内外相关领域学者共同翻译《五经》,并计划在三年半内首先推出英译本。这也是新中国成立60年来,我国政府首次在世界范围内组织开展对中华核心文化典籍的翻译工作。
  昨天上午,由国家汉办组织成立的《五经》研究与翻译国际学术委员会第一次工作会议在北京开幕,来自中国、美国、加拿大、英国、法国、德国、荷兰、比利时、意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