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8790字。

  秘密★考试结束前
  丽江市2022年春季学期义务教育学校教学质量监测
  九年级语文试题卷(二)
  命题学校:永胜县民族中学
  (全卷四个大题,共26个小题,共8页;满分12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
  1.本卷为试题卷。考生必须在答题卡上解题作答。答案应书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2.考试结束后,请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语文知识积累(1~6题,每题2分,第7题8分,共20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紊乱(wěn)  旁骛(wù)    诓骗(kuānɡ)   睡眼惺忪(xīnɡ)
  B.卷帙(zhì )  蓬蒿(ɡāo)   愧怍(zuò)     深恶痛疾(è)
  C.蜷曲(juǎn)  档案(dànɡ)  宽宥(yòu)     自怨自艾(ài)
  D.重荷(hè)    豢养(juàn)  挑衅(xìnɡ)    断壁残垣(yuán)
  2.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闲暇   崩殂    根深缔固     老骥伏枥
  B.诀别   云宵    精神矍铄     咄咄逼人
  C.荣膺   腌臜    络绎不绝    刨根问底
  D.告罄   帐蓬    沥尽心血     眼花缭乱
  3.选出依次填入下面语段横线处的词语完全正确的一项(    )。(2分)
  春寒刚过,山还未青,谷底显得异常___________。我们从从容容地下到沟底,这时的黄河像是一张极大的石床,上面铺了一层软软的细沙,踏上去___________而又松软。我一直走到河心,原来河心还有一条河,是突然凹下去的一条深沟,当地人叫“龙槽”,槽头入水处___________,这便是“壶口”。我依在一块大石头上向上游看去,这龙槽顶着宽宽的河面,正好形成一个“丁”字。河水从五百米宽的河道上排排涌来,其势如___________,互相挤着、撞着,推推搡搡,前呼后拥,撞向石壁,排排黄浪霎时碎成堆堆白雪。
  A.开阔  坚硬  高深莫测   千军万马      
  B.辽阔  坚实  高深莫测   排山倒海
  C.辽阔  坚硬  深不可测   排山倒海          
  D.开阔  坚实  深不可测   千军万马
  4.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有无良好的卫生习惯,是保证自身不受病毒侵袭的重要前提。(删去“有无”)
  B.自从谷爱凌加入滑雪队那天起,就一直认真刻苦地训练。(把“自从谷爱凌”改为“谷爱凌自从”)
  C.数学老师运用交通事故统计数据进行教学,使学生不仅增强了安全意识,还学会了计算方法。(应将“增强了安全意识”与“学会了计算方法”互换位置)
  D.柳青写《创业史》时身处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不可避免地带有阶级斗争烙印。(缺少主语,应在“不可避免”的前面加“他”)
  5.给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①传统化石能源在人类社会工业化过程中发挥着巨大作用,但不断增加化石燃料使用,将排放过量二氧化碳,给地球生态和气候带来破坏。
  ②能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
  ③为了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国际社会逐渐达成共识:应当减少对化石能源的依赖,逐步用新能源替代化石能源。
  ④新一轮能源更替,已是大势所趋。
  ⑤从远古人类使用“薪炭能源”到工业革命迎来“油气时代”,文明的发展史也是一部能源利用史。
  A.②⑤①④③ B.④⑤①③② C.②⑤①③④ D.④⑤②①③
  6.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古代制竹简以火烤竹去湿,刮去竹青部分便于书写和防蛀,称为“汗青”或“杀青”。后来“汗青”指“史册”,例如“留取丹心照汗青”;“杀青”现多指影视作品前期拍摄完成。
  B.《马说》《小石潭记》《记承天寺夜游》《醉翁亭记》都是“唐宋八大家”的作品。
  C.我国的“二十四节气”表明气候变化和农事季节。其中“立”有开始之意,如:“立夏”即为夏季的开始。
  D.“读史使人明智”,编年体史书《左传》,纪传体史书《史记》,国别体史书《资治通鉴》,都能从不同方面给予我们启发。
  7.根据提示填空。(每空1分,共8分。凡出现加字、漏字、错別字中旳任何一种情况,该空不得分。)
  (1)_______________,鬓微霜,又何妨!(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2)祗辱于奴隶人之手,_______________,不以千里称也。(韩愈《马说》)
  (3)白头搔更短,_______________。(杜甫《春望》)
  (4)角声满天秋色里,_______________。(李贺《雁门太守行》)
  (5)无私奉献、勇于献身的崇高精神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李商隐的《无题》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将此精神体现得淋漓尽致。
  (6)《鱼我所欲也》中强调作者的品行高洁、正直,重视礼法道义的语句是:
  ,!
  二、综合性学习(8~12题,共12分)
  (一)学习与探究(4分)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