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9160字。

  文言文阅读专题
  江西省新余市2022年中考一模语文试题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孟尝君将入秦
  刘向
  孟尝君将入秦,止者千数而弗听。苏秦欲止之,孟尝曰:“人事①者,吾已尽知之矣;吾所未闻者,独鬼事耳。”苏秦曰:“臣之来也,固不敢言人事也,固且以鬼事见君。”
  孟尝君见之。谓孟尝君曰:“今者臣来,过于淄上,有土偶人与桃梗②相与语。桃梗谓土偶人曰:‘子,西岸之土也,挺③子以为人,至岁八月,降雨下,淄水至,则汝残矣。’土偶曰:‘不然。吾西岸之土也,土则复西岸耳。今子,东国之桃梗也,刻削子以为人,降雨下,淄水至,流子而去,则子漂漂者将何如耳。’今秦四塞④之国,譬若虎口,而君入之,则臣不知君所出矣。”孟尝君乃止。
  (选自《战国策》)
  【注】①人事:关于人的事情。②桃梗:用桃枝刻成的人。③挺:捏制。④四塞:四面关塞。
  8. 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1)固(            )
  (2)然(            )
  (3)乃(            )
  9. 翻译文中画线语句。
  (1)至岁八月,降雨下,淄水至,则汝残矣。
  (2)流子而去,则子漂漂者将何如耳。
  10. 苏秦是用怎样的方法来劝说孟尝君的?请简要分析。
  【8~10题答案】
  【答案】8.     ①. 本来    ②. 这样    ③. 于是,就   
  9. (1)到这年的八月,天降大雨,淄水冲来,你就残缺不全了。(2)你被水流冲得离开,那么你漂啊漂,还不知将怎么样呢。   
  10. 苏秦是用类比说理的方法来劝说孟尝君的。苏秦认为孟尝君进入关山四塞,状如虎口的秦国与桃木人被水冲得到处漂流,不知止于何处相类似,孟尝君由此明白了入秦的后果,而停止入秦。
  【解析】
  【8题详解】
  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理解文言词语的含义要注意其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词等。
  (1)“固不敢言人事也”的句意是:本来也不敢谈人间的事。固:本来。
  (2)“不然”的句意是:不是这样的。然:这样。
  (3)“孟尝君乃止”的句意是:孟尝听了之后就取消了行程。乃:于是,就。
  【9题详解】
  本题考查翻译文言语句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尤其要注意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通假字等特殊的文言现象,重点实词必须翻译到位。翻译时要做到“信、达、雅”。
  (1)句中的“岁(年)、至(到)、则(那么)、汝(你)”几个词是重点词语。
  (2)句中的“去(离开)、子(你)、漂漂者(漂浮的状态)、何如(怎么样)”几个词是重点词语。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从文章叙写的内容看,苏奏没有直说劝说,而是先说自己遇到一个泥人和一个桃木人交谈的事情,以“土偶与桃梗”的故事来设喻,告诫孟尝君,秦国就如虎口一般,入秦国就如同入虎狼之地,有生命危险。所以,苏秦是用类比说理的方法来劝说孟尝君的。苏秦认为孟尝君进入关山四塞、状如虎口的秦国与桃木人被水冲得到处漂流,不知止于何处相类似,孟尝君由此明白了入秦的后果,而停止入秦。据此理解分析概括作答。
  【点睛】参考译文:
  孟尝准备远征秦国,劝阻的人极多,但他一概不听。苏秦也想劝他,孟尝却说:“人世的事情,我都知道了;我所没有听说过的,只有鬼怪之事了。”苏秦说:“臣这次来,本来也不敢谈人间的事,而是专门为讨论鬼的事求您接见。”
  孟尝就接见他。苏秦对他说:“现在我来到这里,路经淄水,有一个土偶和桃人交谈。桃人对土偶说:‘你是西岸之土,被捏制成人,到明年八月,天降大雨,淄水冲来,你就残而不全了。’土偶说:‘不是这样的。我本来是西岸的泥土,我被冲成泥土,不过是回到西岸罢了。而你是东方桃木雕刻而成,天降大雨,淄水横流,你随波而去,那么你将漂往何处?’现在秦国是一个四面都有关塞的强国,就如虎口一般,而殿下进入秦,我不知道殿下能否安然而出。”孟尝听了之后就取消了行程。
  江西省赣州市2022年中考模拟语文试题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0题。(10分)
  孔融被收①,中外②惶怖。时融儿大者九岁,小者八岁,二儿故琢钉戏③,了无遽容。融谓使者曰:“冀罪止于身,二儿可得全不?”儿徐进曰:“大人岂见覆巢之下,复有完卵乎?”寻亦收至。
  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为设果,果有杨梅。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