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8210字。
高考语言文字运用专题备考四种意识
语言文字运用专题备考四种意识
从2021年全国高考命制的几套语文试题看来,高考语言文字运用题分语言文字运用I和语言文字运用Ⅱ两部分考查。有的语言文字运用I采用2(客观题)+1(主观题)形式,语言文字运用Ⅱ采用1(客观题)+1(主观题)形式,如2021年全国语文新高考I卷;有的语言文字运用题采用3+2形式,即语言文字运用I采用三个客观题形式,语言文字運用Ⅱ采用两个主观题形式,如2021年全国语文新高考Ⅱ卷。分值均为20分。无论哪一种考查形式,其考查的本质不变。
为了更好地提升关键能力和高考备考的实效性,在语言文字运用专题备考中,需要精准施策,强化以下四种意识。
一、研题意识
“研题”,顾名思义,是指研究试题,特别是研究试题的命题理念、命制特点和命题趋向,以及在试题评卷时制定的评分细则,这对于高考备考有非常大的帮助。
1. 研究试题命制
以往的高考命题主要依据课程标准和考纲,而新高背景下的命题,则没有考纲可以依据,而是依托《中国高考评价体系》和《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新高考命题不再局限于知识点的落实,而是考查核心价值、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学科素养。《中国高考评价体系》是试题命制的纲领性文件,由“一核”“四层”“四翼”三部分组成,分别回答了“为什么考”“考什么”“怎么考”的问题。
语言文字运用试题的命制,除了必备知识外,关键能力也是试题重点要考查的。何为关键能力?《中国高考评价体系》指出:关键能力是指学习者在面对与学科相关的生活实践或学习探索问题情境时,高质量地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所必须具备的能力。它包括知识获取能力群、实践操作能力群和思维认知能力群。具体见下表:
语言文字运用考查能力主要包括语言解码能力、信息整理能力、信息转化能力、应用写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形象思维能力、抽象思维能力、归纳概括能力、演绎推理能力。近十年来,语言文字运用命题涉及的考点有语音、错别字、词语(成语)、标点、病句、衔接、补写、仿写、压缩、图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