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5390字。
2021-2022下期中水平测试初二年级语文学科试题
说明:
1.本试卷共7页,满分120分,考试时长120分钟。
2.试题的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的答案无效。
3.答题卡必须填写姓名、班级和考生号,并用2B铅笔在考生号填涂栏处把相应数字涂黑。
一、基础(25分)
本学期,学校开展“古诗苑漫步”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根据要求完成小题。
中国是一个诗歌的国度,诗的历史【甲】(A.源远流长 B.博大精深),名家辈出,名篇佳作【乙】(A.星罗棋布 B.浩如烟海),在中华文明中【丙】(A.汗牛充栋 B.蔚为大观)。从《诗经》到《楚辞》,从陶渊明到“建安七子”,从唐诗到宋词再到元曲,高潮迭起,精彩纷呈,①璀璨夺目。游子思乡,壮士悲国,征人思妇,亲人怀远,思无尽,诗无尽;木兰出征,金戈铁马,胜友如云,曲水流觞,志无穷,诗无穷。因为思念,中华民族的灵魂深处多了一处永远的精神家园!因为乡愁,我们的血管里澎湃了一种潜藏的诗情!通过学习古诗词,能使人脱离庸俗和低级趣味,变得更文明、高雅。多读古诗,我们都将被古诗的②mèi lì所深深吸引。
1. 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璀璨( ) ②mèi lì( )
2. 请结合语境,从文中的括号内选择正确的选项填入【甲】【乙】【丙】处。
甲:( ) 乙:( ) 丙:( )
3. 下列选项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中的诗按所配乐曲的性质分为赋、比、兴三类。
B. “千声万声呼唤你,——母亲延安就在这里”,使用了夸张和比喻的修辞手法。
C. “安塞腰鼓”、“大自然的语言”都是偏正短语。
D. 《小石潭记》的作者是唐代的柳宗元,“唐宋八大家”之一。
4. 上面文段中画横线 句子有语病,请你帮忙修改。
【答案】1. ①. cuǐ càn ②. 魅力
2. ①. A ②. B ③. B 3. A
4. 学习古诗词,能使人脱离庸俗和低级趣味,变得更文明、高雅。
【解析】
【1题详解】
璀璨——cuǐ càn:形容珠玉等光彩鲜明,非常绚丽。也用于人或事物。
mèi lì——魅力:很能吸引人的力量。
【2题详解】
(1)源远流长:源头很远,水流很长。比喻历史悠久。博大精深:博,广,多。形容思想和学识广博高深。“历史”与“源远流长”相搭配,所以【甲】处填“源远流长”。故选A;
(2)星罗棋布:罗,罗列;布,分布。像天空的星星和棋盘上的棋子那样分布着。形容数量很多,分布很广。浩如烟海:浩,广大;烟海,茫茫大海。形容典籍、图书等极为丰富。“名篇佳作”与“浩如烟海”相搭配,所以【乙】处填“浩如烟海”。故选B;
(3)汗牛充栋:栋,栋宇,屋子。书运输时牛累得出汗,存放时可堆至屋顶。形容藏书非常多。蔚为大观:蔚,茂盛;大观,盛大 景象。发展成为盛大壮观的景象。形容事物美好繁多,给人一种盛大的印象。“中华文明”与“蔚为大观”相搭配,所以【丙】处填“蔚为大观”。故选B。
【3题详解】
《诗经》中的诗按所配乐曲的性质分为风、雅、颂三种诗歌形式,赋、比、兴是《诗经》的表现手法。A项说法错误;
故选A。
【4题详解】
画线句子缺少了主语,将“通过”去掉。
5. 班委会准备将教材中出现过的诗句分类编辑,下列诗句不宜放在“思乡”主题类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
①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②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③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④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⑤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
⑥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⑦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
⑧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答案】 ①. ② ②. ③ ③. ⑤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诗句的分类编辑,解答此题可以从诗句的意思入手。
①“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的意思是:故乡之水恋恋不舍,不远万里送我行舟。
②“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的意思是:你我命运何等相仿,奔波仕途,远离家乡。出自唐代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这首诗的主题是“送别”。
③“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的意思是:在密林中没有人知道我在这里,只有天上的一轮月亮静静的陪伴着我。出自于唐代王维的《竹里馆》,这是一首写隐者的闲适生活以及情趣的诗,描绘了诗人月下独坐、弹琴长啸的悠闲生活,体现诗人高雅闲淡、超拔脱俗的气质。
④“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的意思是:因而想起昨夜梦回杜陵,(在那里)一群群鸭鹅,正嬉戏在岸边的湖塘里。
⑤“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的意思是:蒙蒙细雨中,鱼儿欢跃,时不时跳出水面,微微风中,燕子斜飞。出自于唐代杜甫的《水槛遣心》,写出了诗人离开尘嚣的闲适心情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