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8740字。

  古诗阅读专题
  福建省2022年中考语文考前信息卷1
  (一)阅读古诗,完成3~4题。(6分)
  泉州世遗点姑嫂塔,相传为祭祀因思念漂洋过海亲人而死的姑嫂而建。小明在探访时被明代诗人苏濬《咏姑嫂塔》“二妃①环佩冷,秋色正萧萧”诗句所感动,不由得默念起李白的《送友人》: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注】①二妃:原指舜之二妃娥皇、女英,这里借指姑嫂二人。
  3.下列对《送友人》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首联“横”“绕”二字一静一动,形象地写出山峰横亘、江水环绕的景象。
  B.颔联继首联写景后转为抒情,感叹今此一别,友人即万里游荡,无所归依。
  C.颈联巧妙借用眼前所见的“浮云”和“落日”来比喻行踪飘浮不定的游子。
  D.尾联“自兹去”的意思是“从此离去”,与颔联中的“一为别”形成呼应。
  4.《咏姑嫂塔》“秋色正萧萧”与“萧萧班马鸣”中的“萧萧”分别是什么意思?“萧萧班马鸣”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3分)
  福建省2022年中考语文考前信息卷2
  (一)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完成3~4题。(6分)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3.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目中“酬”字是以诗相答的意思。乐天,指白居易,字乐天。
  B.首联写自己谪居在巴山楚水这荒凉的地区,算来已经二十三年了。
  C.颔联中借用两个典故表达了诗人被贬归来的感触,涵义十分丰富。
  D.尾联写诗人感谢朋友的关怀,心绪难平时可借酒浇愁以提振精神。
  4.“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堪称千古警句,你从中领悟到了什么?(3分)
  福建省2022年中考语文考前信息卷3
  (一)阅读杜甫《春望》一诗,完成3~4题。(6分)
  春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3.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整首诗结构紧凑,围绕“望”字展开,意脉贯通而不平直,感情强烈而不浅露,内容丰富而不芜杂。
  B.花、鸟本是春天最常见、最美好的景物,诗人却因“感时”“恨别”而见花落泪、闻鸟惊心。颔联融情于景,读来令人无限伤感。
  C.尾联运用细节描写,写尽诗人在国破离乱之际的愁苦焦虑。
  D.这首诗作于唐朝“安史之乱”之时,集中表现了诗人壮志难酬、报国无门的情感。
  4.请赏析“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这一名句的妙处。(3分)
  福建省2022年中考语文考前信息卷4
  (一)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3~4题。(6分)
  浣溪沙
  晏殊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3.下面对这首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