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13130字。

  2022年四川省成都市高新区中考二模语文试题
  A卷(共100分)
  第Ⅰ卷(选择题,共24分)
  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簇新cù 狡黠xiá 妇孺皆知rú
  B.诘难ji é 盘桓hu án 两肋插刀lèi
  C.熏陶táo 侍候shì 怒不可遏è
  D.顷刻qīng 飞窜cuàn 吹毛求疵cī
  2.下列语句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这些闪电的影子,活像一条条火蛇,在大海里宛蜒游动,一晃就消失了。
  B.怒江自西北天际亮亮而来,深远似娟娟细流,隐隐喧声腾上来,着一派森气。
  C.你那手指头一定是给小钉子弄破的,后来却意想天开,想得到一笔什么赔偿费了。
  D.作品中,言语之先的意象和情绪意旨所附丽的语言,都要尽善尽美,才能引起美感。
  3.下列语段中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乐山大佛坐落在大渡河、青衣江和岷江三江汇合处的凌云山上,四周风景美不胜收。沿着绝壁间的九曲栈道,行至山穷水尽处,便看见宏伟的大佛。一千多年来,这座栩栩如生的雕像,俯瞰三江的奔流不息,感受时代的风云变幻,见证本土文化的积淀与传承。
  A.美不胜收 B.山穷水尽 C.栩栩如生 D.风云变幻
  4.下列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许多中学的老师都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奉献教育智慧,力促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B.为有效防止道路交通事故不再发生,成都市交巡警支队主动作为,全力护航春运。
  C.据相关部门统计,《长津湖之水门桥》的观影人群,大部分主要是三十岁以下的年轻人。
  D.大运村全力打造智慧执法、智慧应急等智能平台,实现了从人防到技防的转变目标。
  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2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5-8题。
  甲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乙
  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5.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是进亦忧:在朝廷做官 B.休祲降于天:不祥
  C.天下缟素:穿白色的丧服 D.长跪而谢之:道歉
  6.下列语句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安陵君其许寡人
  B.休祲降于天/万钟于我何加焉
  C.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
  D.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聂政之刺韩傀也
  7.对文中画线句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
  A.我曾经探求古代品德高尚的人们的心思,或许不同于以上这两种表现,为什么呢?
  B.我曾经探求古代品德高尚的人们的心思,有时不同于以上这两种行为,为什么呢?
  C.我曾经追随古代品德高尚的人们的心思,或许不同于以上这两种行为,为什么呢?
  D.我尝试探求古代品德高尚的人们的心思,有时不同于以上这两种表现,为什么呢?
  8.下列对选段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选段的爱国主题鲜明。甲段“古仁人”忧国忧民之心常在;乙段唐雎终不辱国家使命。
  B.选段的表达方式各异。甲段发议论抒政治情怀;乙段借语言描写塑人物形象。
  C.选段皆运用对比。甲段将迁客骚人览物的悲与喜对比;乙段将秦王和唐雎形象对比。
  D.选段句式各具特色。甲段“用对语诉情怀,世以为奇”;乙段运用排比,气势恢宏。
  第Ⅱ卷(其他类型题,共76分)
  三、默写(共6分)
  9.默写古诗文中的名篇名句。(6分)
  (1)补写下列名句。(任选其中两句作答,若三句皆答,按前两句判分。)(2分)
  ①苟全性命于乱世,                。(《出师表》诸葛亮)
  ②               ,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定风波》苏轼)
  ③牧人驱犊返,               。(《野望》王绩)
  (2)请默写李益的《夜上受降城闻笛》全诗,或默写杜甫《春望》的首联和颔联。(先写题
  目,再默写诗歌)(4分)
  四、现代文阅读(共10分)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