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3880字。

  默写专题
  江苏省泰州市2022届高三第四次调研测试语文试题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短歌行》中,曹操借用典故,用“   ▲   ,   ▲   ”两句,表示自己渴望像周公那样接纳贤才,使天下贤才都能心悦诚服地归顺。
  (2)在《谏太宗十思疏》中,魏征指出“取天下易守天下难”的缘由是“   ▲   ,   ▲   ”。(3)中国古人善借“落木”来表达对人生哀思的体味,体现出民族独特的抒情和思维方式,如“   ▲   ,   ▲   ”。
  江苏省苏州市2022届高三下学期5月三模语文试卷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荀子在《劝学》中用“   ▲   ,   ▲   ”这两句以好马为喻,从反面论证了坚持下去才能够获得成功的道理。
  (2)《过秦论》和《六国论》都是总结前朝灭亡,给后来者以警告的文章。《过秦论》强调秦朝灭亡的原因是:“   ▲   。”《六国论》论述六国灭亡的原因是:“   ▲   。”
  (3)古代文人常常描写水天相接之景象,寄寓或喜或悲的情思,“   ▲   ,   ▲   ”两句就描写了这样的胜景。
  江苏省淮安市2022届高三下学期5月模拟测试语文试题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 分)
  (1)在《扬州慢》中,姜夔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借扬州的昔日繁华反衬如今的荒凉景象。
  (2)欧阳修在《伶官传序》中借助“              ,               。”来表达忧劳兴国,安乐亡身的道理。
  (3)古人常以杜鹃鸟作为凄凉哀伤的象征,将之作为“愁”的意象。如“             ,                 。”
  江苏省常州市2022届高三5月模拟语文试题
  (三)名句名篇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论及“学”与“思”的问题,孔子认为“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荀子在《劝学》中则认为“              ,              ”。
  (2)王安石的《桂枝香•金陵怀古》中慨叹世事变幻、自然永恒的诗句是:“              ,              。”
  (3)古代诗人常用“杜鹃”来象征凄凉哀伤的心境,比喻忠贞之心,或抒发思亲归家之情。唐诗中有许多这样的诗句,如“              ,              ”。
  江苏省徐州市2022届高三考前打靶卷语文试题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