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6720字。
  2021-2022学年下学期八年级阶段性训练
  语  文  试  题
  (时间:120分钟   满分:100分)
  友情提示:所有答案都必须填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上,答在本试卷上一律无效.
  一、积累与运用(16分)
  1.古诗文默写(8分)
  (1)              ,君子好逑。《关雎》
  (2)蒹葭萋萋,               。《蒹葭》
  (3)                  ,胡为乎泥中?  《式微》)
  (4)青青子佩, 悠悠我思。纵我不往,                  ?《子衿》
  (5)日光下澈,               。               ,俶尔远逝,往来翕忽《小石潭记》
  (6)古人的送别诗多给人悲戚之感,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一扫离别的千古愁绪,    
  促人积极向上的诗句是:               ,              。
  2.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2分)
  A.为了防止暴力恐怖案件不再发生,各地交通部门都加强了安全保卫工作。
  B.临近期中考试,同学们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成绩都有很大的提高。
  C.当蒲公英随风飘舞时,令我看到它正以一种独特的美装点着这个世界。
  D.妈妈语重心长地给我讲沉迷于网络的害处,举了许多同而荒废学业的例子。            
  3.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答。(6分)
  我们走进三坊七巷的璀①(A. cuǐ B. chuǐ)璨文明。三坊七巷它见证了福建人民波lán②(A.澜 B.斓)壮阔的改革探索过程。它是“里坊制度的活化石”,晋代的诗赋、唐代的熙攘、明清的兴衰,“睁眼看世界”的风云激荡……白墙黛瓦的古厝,留下了无数岁月(甲)(A.风度 B.风华),却在上世纪80年代如火如荼的城市开发建设中(乙)(A.岌岌可危
  B.风雨飘摇),幸好在总书记的关心下幸免于难。因此对于古建筑我们要做好保护,保护好古建筑、保护好文物就是          ,         ,         。
  (1)根据拼音为文中①处选择正确读音,为②处选择正确汉字。(只填序号)(2分)
  ①处                             ②处                
  (2)从文中括号中选择符合语境的词语分别填入甲乙两处。(只填序号)(2分)
  【甲】                          【乙】                                 
  (3)在文中横线上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①保存城市的文脉    ②保存历史   ③保存历史文化名城无形的优良传统
  A.③①②        B. ②③①       C. ②①③       D.①②③
  二、阅读理解(44分)
  (一)阅读下列古诗,回答4——5题(4分)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唐??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4.对这首诗赏析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整首诗歌过渡巧妙,直接表达了自己的心愿,大方得体。
  B.首联写诗人远眺湖面所看到的烟雾迷离、浑然一体的景象。
  C.颔联“蒸”“撼”两个动词生动展现了洞庭湖的雄浑气势。
  D.颈联写诗人路过洞庭湖想渡水却没有渡湖的车辆和船只。
  5.作者在“徒有羡鱼情”一句中想要表达的意思是什么?请简要分析。(2分)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6--9题(12分)
  (甲)渔人甚异之,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乙)陶潜,字元亮。少怀高尚,博学善属文,颖脱不羁,任真自得,为相邻之所贵。尝著《五柳先生传》曰:"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其自序如此,时人谓之实录。甚亲朋好事或载酒肴而往潜亦无所辞焉。每一醉,则大适①融然②。时或无酒,亦雅咏不辍。性不解音,而畜③素琴一张,弦徽不具,每朋酒之会,则抚而和之,曰:“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                          (节选自《晋书》)
  (注)①适:满足。②融然:和悦快乐的样子。③畜:同"蓄"。
  6.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4分)
  (1)屋舍俨然(           )    (2)阡陌交通           (               )
  (3)颖脱不羁(           )    (4)尝著《五柳先生传》 (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