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5170字。
广汉市2021-2022学年度下期第二次诊断考试九年级语文试卷
(满分:150分 答题时间:120分钟)
一、语言知识运用(每小题3分,共18分)
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吞噬(shì) 恣睢(suī) 冗杂(rǒng) 怒不可遏(è)
B. 亵渎(xiè) 狡黠(jié) 顷刻(qīng) 潜滋暗长(qián)
C. 绰号(chuō) 差使(chāi) 筵席(yàn) 锐不可当(dāng)
D. 执着(zhuó) 虚妄(wǎng) 镌刻(juān) 铢两悉称(chēng)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B.狡黠(jié)——(xiá),顷刻(qīng)——(qǐng);
C.绰号(chuō)——(chuò),筵席(yàn)——(yán);
D.虚妄(wǎng)——(wàng),铢两悉称(chēng)——(chèn);
故选A。
2. 下面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见意思迁 神采奕奕 妇孺皆知 李代桃僵
B. 喃喃自语 屏息敛声 杳无消息 自出心裁
C. 摩肩接踵 春寒料峭 殚精竭虑 根深缔固
D. 轻歌曼舞 雕粱画柱 信手拈来 形销骨立
【答案】B
【解析】
【详解】A.见意思迁——见异思迁;
C.根深缔固——根深蒂固;
D.雕粱画柱——雕梁画柱;
故选B。
3. 下列各项加点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 夕阳西下,西拉木伦公园的湖面上光影交织,好一派浮光掠影的景象。
B. 环境治理的许多问题都是具体而微的,看似不起眼的“小事”,其实是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大事”。
C. 在考试前,老师让我们认真对待考试,遵守考试纪律,做一个坦荡如砥的人。
D. 优秀的文学作品创设的意境往往给人以美的享受,在潜移默化中提高人们的精神境界。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A.浮光掠影:水面上的反光,一掠而过的影子。比喻对事物观察不细致,印象不深。语境是修饰“景象”,使用不恰当;
B.具体而微:形容事物的内容大体具备,不过规模形状要小一些。语境是说环境治理的问题比较具体,成语犯了望文生义的毛病,使用不恰当;
C.坦荡如砥:平坦得像磨刀石一样。比喻人非常直率,做事不加犹豫。也多用来形容大面积的地方很平坦。语境是说要遵守纪律,成语使用不正确;
D.潜移默化:是指人的思想或性格不知不觉受到感染、影响而发生了变化。语境强调优秀文学作品对人的影响是不知不觉的,成语使用恰当。
故选D。
4.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清明节对于承载了人们太多情感与幽思,由此成为一个永不间断的文化话题。
B. 老百姓把端午节的龙舟竞渡和吃粽子等,都与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C. 中秋节的习俗很多,但都寄托着人们对美好的无限生活的向往。
D. 春节,春天的节日。春天来临,万象更新,人们载歌载舞来迎接这个节日。
【答案】D
【解析】
【详解】A.成分赘余。去掉“对于”;
B.成分残缺。句末加“联系起来”;
C.语序错误。“无限”移至“向往”前;
故选D。
5. 填入下面横线上的句子,排列恰当的一项是( )。
从大门通向公园深处,尽植芙蓉。 _______饱赏着多姿多彩的芙蓉花,我不禁联想到:芙蓉花傲霜而开,体现的正是她敢于抗争的勇气;而不吝美艳,彰显的则是她无私奉献的精神。
①远望去,似绿云接天,如彩练当空。
②置身花丛,但见“大红芙蓉”花大质丽,灼灼照人,时而薄雾笼罩,若隐若现,犹如戴上面纱的少女,别有一番情致。
③只见坡上坡下,花连花,树挨树,层层叠叠,红绿交替,使人仿佛身临千年前那遍植芙蓉、高下相照 古“锦城”。
④当秋阳普照,寒霜下的“醉芙蓉”闪闪烁烁,似朗星点点,色泽由白色渐渐变成粉红,进而转为大红,奇趣无穷。
A. ③①④② B. ④③①② C. ①③②④ D. ②④①③
【答案】C
【解析】
【详解】语序排列,要注意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先试排顺序,按排好的顺序多读,直到满意为止。这里应该按照由远及近的顺序排列。先是①远远望去,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