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9870字。

  基础知识专题
  2022年江苏省泰州市海陵区中考二模语文试卷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读书是探寻真理的重要路径。经过历史积diàn而流传下来的经典,往往承载着人类最基本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yùn含着丰厚的人生哲理和人文内涵,对于(   ▲   )智慧、陶冶情操、塑造品德、净化心灵等大有bì益。只有养成读书的习惯,坚持阅读经典、品味好书,才能指引人们①贴近真理、②豁然开朗、③感悟人生,找到属于自己的人生坐标。
  人生因阅读而气象万千。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书有益于开阔眼界【甲】提升格局;最是书香能致远,书海中深藏着(   ▲   )的理想信仰、chì烈的家国情怀。……书是桥梁,让人思接千载【乙】书是翅膀,让人心游万仞。以书籍为灯塔,人们不断延展并开掘生活的光谱。
  (选自《学习强国》,有删改)
  1.根据拼音在田字格内写出相应的汉字。(4分)
  2.(  ▲  )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A.启发   高远  B.启迪   崇高 C.启迪   高远 D.启发   崇高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甲】【乙】两处的标点符号分别是顿号和分号。
  B.语段中横线处正确的语序是③①②。
  C.语段中“书是桥梁,让人思接千载”,这句话属于比喻类型中的暗喻。
  D.语段中“以书籍为灯塔,人们不断延展并开掘生活的光谱”,这句话表述恰当,没
  有语病。
  2022年江苏省泰州市靖江市初中适应性调研测试(二)九年级语文试卷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泰州是海的故乡。泰州的历史,像海一样cāng茫和渺远。四千多年前,这里滨江临海,鱼虾美,贝壳肥,植被丰茂,mí鹿成群,先民种植水稻,结网捕鱼,这里的水土养育着一代又一代的人们。两千一百多年前,汉武帝设海陵县,海陵,意思是“海边上有一道高高的土坡【甲】东晋时设郡,曾用名“海阳”,按古人的说法,            谓之阳 ,这里曾经是丰 ráo富足的海岸。 公元937年,南唐开国之初,因为当时的海陵县         国家的盐税远远超过朝延的yù期,又由于海陵县特殊的地理位置......这里成为重要的水上交通咽喉【乙】。令烈主李昪欣喜之余,将海陵县升格为州,称为“泰州”,辖海陵、泰兴、兴化、盐城四县,至此,朝野上下      “国泰民安”的意愿,由地名得以展现。如今,正如范仲淹第二十八世孙范敬宜先生《重修望海楼记》》所云:“ 古之海天,已非今之目力所及;而望海之情,古今一也。”大海虽然远去,“望海”之名犹在,海的精神永存。
  (节选自韩立明《泰州,海的故乡》)
  1. 根据拼音在田字格内写出相应的汉字。(4 分)
  2. 在语段横线上依次填人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2分)
  A.山南水北  上交    祈盼         B.水南山北   上繳   期盼
  C.山南水北  上缴    祈盼         D.水南山北   上缴   期盼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A.【甲】处标点为后引号和分号,且后引号须在分号的前面。
  B.【乙】处“交通咽喉”是比喻说法,形象地表明了泰州的水上交通在南唐时十分重要。
  C.“滨江临海"“植被丰茂”“种植水稻"这三个短语的结构类型各不相同。
  D.范仲淹是北宋杰出的政治家、文学家,谥号“文忠”,他倡导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思想 ,对后世影响深远。
  2022年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八校中考第二次模拟联考语文试卷
  1.小阳同学游玩扬州北湖公园,在朋友圈上写下了一段话,请你阅读并完成题目。(8分)
  2022年劳动节。我曼步北湖畔。两岸长柳依水,嫩绿的柳条宛如少女,舞姿轻盈,绰约的身姿在风里摇曳,枝头上有对对飞鸟叽叽喳喳地从头顶lüè(  )过。明艳的鲜花让人眼花嘹乱。湖水旁,师傅们正一丝不苟地进行着游船准备工作,一阵微风过后,湖中央泛起一阵涟yī(  )。
  历史上曾有许多文人墨客来过扬州,留下了许多A.浩如烟海的诗篇。这些优美的文字散发着B.咄咄逼人的魅力。虽然已过“烟花三月”,可是扬州北湖的风光不减,游客们C.络绎不绝,纷纷前来亲近自然。我作为一名扬州人,能够欣赏到如此景色,幸福感D.潜移默化!
  (1)给加点字注音:  绰( ▲ )约       摇曳( ▲ )     (2分)
  (2)根据拼音写汉字:lüè( ▲ )过      涟yī( ▲ )     (2分)
  (3)找出语段中的错别字并改正。(2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