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8520字。
中宁县2022届九年级第四次联考 语文试卷
时间:150分钟 分值:120分
一、积累运用(35分)
1. 默写。
月亮清冷的光辉,一直在文人的笔尖流淌,牵动着文人的思绪。陆游的《游山西村》中①“__________,__________”是诗人对农村美好生活的向往;李白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②“__________,__________”是诗人对友人的深深牵挂;李商隐的《无题》中③“__________,__________”是诗人对爱人的思念;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④“__________,__________”是词人对亲人的美好祝愿;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中⑤“__________,__________”是作者对洞庭湖美丽月色的描摹。
【答案】 ①. 从今若许闲乘月 ②. 拄杖无时夜叩门 ③. 我寄愁心与明月 ④. 随君直到夜郎西 ⑤. 晓镜但愁云鬓改 ⑥. 夜吟应觉月光寒 ⑦. 但愿人长久 ⑧. 千里共婵娟 ⑨. 浮光跃金 ⑩. 静影沉璧
【解析】
【详解】默写题作答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别字。本题中注意“乘”“叩”“与”“君”“鬓”“婵娟”“跃”“璧”等字的书写。
2. 阅读《昆虫记》的两则摘抄,完成下面的读书任务卡。
摘抄1:
你们一定不会相信,像这样毫无次序又是时时间断的工作会造出一个整齐的网。可是事实确实如此,造好的辐与辐之间的距离都相等,而且形成一个很完整的圆。不同的蜘蛛网的辐的数目也不同,角蛛的网有二十一根辐,条纹蜘蛛有三十二根,而丝光蛛有四十二根。这种数目并不是绝对不变的,但是基本上是不变的,因此你可以根据蛛网上的辐条数目来判定这是哪种蜘蛛的网。
摘抄2:
七月时节,当我们这里的昆虫,为口渴所苦,失望地在已经枯萎的花上,跑来跑去寻找饮料时,蝉则依然很舒服,不觉得痛苦。用它突出的嘴——一个精巧的吸管,尖利如锥子,收藏在胸部——刺穿饮之不竭的圆桶。它坐在树的枝头,不停地唱歌,只要钻通柔滑的树皮,里面有的是汁液,吸管插进桶孔,它就可饮个饱了。
读书任务卡
任务1:作者:
任务2:摘抄1中蜘蛛网的特点是:
任务3:结合摘抄2.你认为这部名著“科普文学”的特点是:
任务4:昆虫世界要评选“最强大脑”“音乐大师”“劳动模范”“最美佳丽”,请你从《昆虫记》中挑选一种昆虫参加其中一项评比,结合《昆虫记》相关内容,写一份简短的推荐词。
【答案】任务1:法布尔
任务2:同一种蜘蛛网的辐数基本不变;不同的蜘蛛种类,辐数不同。
任务3:一是科普性(知识性)。如“用它突出的嘴——一个精巧的吸管,尖利如锥子,收藏在胸部——刺穿饮之不竭的圆桶”可以了解蝉的生活习性。二是文学性(趣味性)。如“它坐在树的枝头,不停地唱歌”,采用了拟人手法,表现了蝉的自在神气,显得生动活泼,充满情趣。
任务4:示例一:我推荐红蚂蚁参评“最强大脑”。红蚂蚁具有神奇的记忆力,能凭着对沿途景物的记忆找到回家的路。即使出征的路程很长,需要几天几夜,但只要沿途不发生变化,它们也照旧能记住回家的路。
示例二:我推荐蝉参评“音乐大师”。它腹部的空腔里带有一种像钹一样的乐器。每个夏天差不多有两个月之久,它们在梧桐树的柔枝上,排成一列,和它的伴侣比肩而坐。无论在饮水或行动时,它们从未停止过歌唱。
示例三:我推荐隧蜂参评“劳动模范”。在隧蜂的巢旁的花丛里,随处可见隧蜂愣头愣脑地四处搬运蜂蜜,这热火朝天的劳动也别有一番风味,它们必须争分夺秒地潜入地下。整整一天,隧蜂都躲在地下,忙着准备食物和磨光蜂巢。第二天,新的圆锥形土堆又在地面上出现了。之后,它们又开始搜集食物。几小时后,一切都停顿下来了。就这样,它们白天停工休息,夜间、早上工作,直到全部竣工。
示例四:我推荐大孔雀蛾参评“最美佳丽”。大孔雀蛾是一种长得很漂亮的蛾。全身披着红棕色的绒毛,脖子上有一个白色的领结。不仅外表美丽,它对爱情的执着追求更是令人心醉,不管路程多么遥远,途中有多少艰难险阻,总能克服一切困难找到自己所要找的对象。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对名著的识记与理解。
任务1:此题考查名著文学常识。《昆虫记》是法国昆虫学家法布尔花了三十年时间写成的科普巨著,将昆虫鲜为人知的生活习性生动地描写出来,此空应该填“法布尔”。
任务2:此题考查学生从文中提取信息的能力。根据摘抄1“不同的蜘蛛网的辐的数目也不同,角蛛的网有二十一根辐,条纹蜘蛛有三十二根,而丝光蛛有四十二根”可以提炼出“不同的蜘蛛种类,辐数不同”;根据摘抄1 “这种数目并不是绝对不变的,但是基本上是不变的,因此你可以根据蛛网上的辐条数目来判定这是哪种蜘蛛的网”可以提炼出“同一种蜘蛛网的辐数基本不变”。
任务3:此题考查学生对名著特点的把握。《昆虫记》不仅是一部科普著作,还是一部文学经典,它是专门的学术著作,同时因为其语言文字具有文学性,所以又是文学经典。“用它突出的嘴——一个精巧的吸管,尖利如锥子,收藏在胸部——刺穿饮之不竭的圆桶”介绍了蝉的习性,能够给人以知识,这体现了本文的科普性;“它坐在树的枝头,不停地唱歌”,采用了拟人手法,行文活泼,语言诙谐,读来情趣盎然,“唱歌”一词表现了蝉的自在和惬意,体现了作品的文学性。
任务4:此题考查学生对名著内容的了解和拟写推荐语的能力。《昆虫记》中记录了诸多昆虫,要结合昆虫的习性回答。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