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7510字。
江苏省盐城市响水县2022年中考语文一模试卷
一、积累与运用。(26分)
1.(10分)古诗文名句填空。
小明笔记本上积累的许多含“月”的诗句,看过之后心中总会涌起许多联想,想到许多美好的意象。可是有的上下句没有摘录下来,请你把它补充完整。有:王维的《山居秋暝》里的诗句“明月松间照, ”;曹操的《观沧海》里的诗句:“日月之行, ”;李白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里的诗句“我寄愁心与明月,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里的诗句“ ,月是故乡明”;李益的《夜上受降城闻笛》里的诗句“ ,受降城外月如霜”;陶渊明的《归园田居》里的诗句“ ,带月荷锄归”;李商隐的《无题》里的诗句“ ,夜吟应觉月光寒”;苏轼的《水调歌头》里的诗句“ ,月有阴晴圆缺, ”。请你再写一句含“月”的诗句: 。(写试卷中出现的句子不得分)
2.(7分)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答题。
多想再次驻立在夕阳下,深情凝( )望故乡,广袤的原野生机盎( )然,A,古朴的村庄静 mì( )安详,劳作归来的人们扛着农具,说着笑话,乡音迷漫……如今高楼拔地而起,道路四通八达,B,成为一个可望而不可 jí( )的梦……
(1)给文中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凝
盎
mì
jí
(2)文中有两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订正。
改为
改为
(3)小明同学在摘抄时,漏了一句:“故乡的风景在岁月的烟尘中渐渐远去”,请你把它放回语段中A或B处,你认为应该放在
3.(2分)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 )
A.“央视《朗读者》深受观众好评,是因为节目形式新颖、文化内涵丰富的缘故。此句语意重复,可去掉“因为”或“的缘故”。
B.“人生能从自己职业中领略出趣味,生活才有价值。”这是一个条件复句。
C.古代的别称都很固定,如“桑梓”指家乡,“社稷”指国家,“伉俪”指朋友。
D.“大观园”是《红楼梦》中贾府的私家园林。刘姥姥曾前后三次来到这里。
4.(4分)“悦读阅美”公众平台开展“生活处处有语文”系列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
响水县举办2022年“悦读阅美全民读书节”启动仪式。线上以直播方式启动,通过播放“全民阅读,让书香溢满响水”主题宣传片,推介读书节重点活动,同时举办了作家见面会、黄海讲坛专题讲座、阅读有奖知识问答等活动;线下同步开展了“最美阅读瞬间”摄影展作品征集活动、“悦读阅美”征文大赛、晒一晒“我家小书房”新闻采访等活动。
(1)请用一句话概括上述材料的主要内容。(不超过30个字)
(2)学校新设了“图书角”,请你为“图书角”写一则宣传语。
(3)小明在报刊上读到这样一句话:中国竭尽全力为世界争取了缓冲时间,武汉用生命与血泪换来了宝贵的战疫经验。他以为句中的“疫”是错别字。你不同意他的看法并向他解说:
5.(3分)【我解说】
晓华在报刊上读到这样一句话:中国竭尽全力为世界争取了缓冲时间,武汉用生命与血泪换来了宝贵的战疫经验。他以为句中的“疫”是错别字。
你不同意他的看法并向他解说: 。
二阅读。(64分)
6.(6分)古诗阅读
参照示例,根据提示,赏析《三衢道中马上口占》。
示例
商山早行
[唐]温庭筠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
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实景赏析]前三联写眼前的景,行人的足迹、板桥上的白霜、山路上的落叶和明灭的枳花,构成了一个寂寞清冷的世界。
[虚景赏析]尾联想象故乡的景,池塘里满是自在戏水的禽鸟,一派生机,表达诗人对故乡的无限往之情。
三衢道中马上口占
[宋]程宿①
短亭疏柳映秋千,马上人家谷雨前。
几树旗枪茶霍②靡,一溪鳞甲水潺湲。
莺期别后闻余弄③,蚕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