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36210字。
2022年浙江卷语文模拟卷汇编——实用类文本阅读
一、【2021-2022学年高三4月浙江省湖州丽水衢州三地市教学检测语文试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10分)
近些年来,我国劳动力市场上的“人才下沉”趋势日益明显。大批人才开始从过去主要聚集的一线城市逐渐向二三线城市分散。这种变化既是人才结构转型升级的趋势使然,更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发展和人才流动的规律来看,在很长时间里,我国人才流动都是由中小市城市向中心城市不断聚集,此时城市的“聚集效应”要大于“扩散效应”,包括人才在内的各种资源源源不断地向城市特别是大城市涌入。统计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大专及以上人口占比为14.58%,但北京大专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超过50%,其中本科以上人口占比超过35%,在我国31个省区市中排名第一。上海大专以上人口占比超过30%,其中本科以上占比超18%,排名第二位。
不过,如今人才向一线城市聚集的趋势正在发生悄然改变,人才逐渐“下沉”的迹象日益明显。如果说过去人才向一线城市聚集是为追求更高收入、更好发展前景,那么现在二三线城市在这些方面与一线城市的差距正在逐渐缩小,相应的人才流动多元化也开始出现。
从直接原因来看,“人才下沉”是由于大学扩招后人才队伍不断壮大的结果。自上世纪90年代末我国开始实施扩招政策以来。1999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只有100万左右,而2021年预计将有900万大学生毕业,总量扩张了约9倍。人才队伍的扩张会使中心城市产生一定的“人才渗漏效应”。这种趋向反映的是一线城市的“聚集效应”正在向“扩散效应”转变。在一线城市发展过程中,周边城市群正在逐渐形成,而包括人才在内的资源也开始从中心城市向周边地区“渗漏”。特别是随着交通更加便捷,人才流动的范围也更为广泛。
从城市发展的内部力量来说,一线城市与其他城市之间对人才的“推拉力量”也是“人才下沉”的重要原因。一方面,随着一线城市生活成本越来越高,对人才的往外“推力”也越来越大。工作、购房、通勤压力大,几乎成了大城市中青年的普遍感受,网上流传的“996”“打工人”等热词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他们的工作生活状况。同时,一线城市经济结构调整的步伐在加快,过去“大而全”的产业结构逐渐发生变化,劳动密集型企业数量减少,技术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企业持续增加,对劳动力的需求也从注重数量向看重质量转变。另一方面,各城市间的“人才大战”连年上演,很多二三线城市连续出台优惠鼓励政策,对人才的“拉力”越来越大。“非北上广深不去”的想法在很多年轻人心中已悄然改变。
客观而言,“人才下沉”极大拓展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空间,也为高质量发展奠定人才基础。如果说过去是由少数几个一线城市的“点”带动地区乃至全国经济发展的话,现在则在“人才下沉”推动下形成由城市群、经济带这些“面”拉动经济发展的局面。这样经济发展的动力更足,持久性也更强。不仅如此,“人才下沉”对于缩小地区发展差距,实现区域间更平衡的发展也大有裨益。
对于人才本身来说,也实现了更优的人才资源配置。值得强调的是,“下沉”不是“下降”,更不是浪费。恰恰相反,更多的人才到二三线城市甚至更基层去,将会获得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机遇,人才的比较优势也将更容易发挥出来。
(李长安《“人才下沉”开拓更大发展空间》)
1.下列对文中“人才下沉”的相关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大批人才从过去主要聚集的一线城市向二三线城市分散,导致我国劳动力市场上“人才下沉”趋势日益明显。
B.“人才下沉”的迹象日益明显,为我国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奠定了人才基础,同时,对于人才本身来说,也实现了人才资源的最优化配置。
C.“人才下沉”极大拓展了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空间,有助于形成由城市群、经济带拉动经济发展的局面,使经济发展的动力更足,成就更大。
D.“人才下沉”既有利于缩小地区间的发展差距,实现区域间更平衡的发展,也能让人才获得更广阔的发展空间,更易于发挥人才的比较优势。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改革开放以来的很长时间里,我国人才流动都是由中小城市不断向中心城市聚集,大城市的“聚集效应”表现明显,“扩散效应”显得不足。
B.人才队伍的扩张、周边城市群的形成和更便捷的交通促使中心城市出现“人才渗漏效应”,而且其他资源也开始从中心城市向周边地区“渗漏”。
C.“996”“打工人”等热词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下青年在一线城市的工作生活状况,随着生活成本越来越高,压力大几乎成了他们的普遍感受。
D.很多二三线城市出台优惠鼓励政策,很多年轻人非大城市不去的想法悄然改变;一线城市产业结构发生变化。人才向二三线城市扩散趋势明显。
3.联系全文,概括出现“人才下沉”现象的原因。(4分)
二、【2021-2022学年高三12月浙江省杭州市浙江大学附中月考暨首考模拟语文试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10分)
对比慕课崭露头角时所提出的让人热血沸腾的革命性口号,慕课的发展现状或许会让很多人感到期望与现实的巨大落差。一边是慕课的轰轰烈烈,一边是传统教育的依然按部就班。笔者认为,尽管慕课目前似乎并未完全兑现当初那些“承诺”,但其对教育变革的积极作用是不容否认的。慕课站在早期远程教育、网络教学等开放教育先驱的肩膀上,对教育变革的最深层的作用就是继续将“公平”“开放”“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