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11780字。

  2022年北京市大兴区九年级第二学期期末练习
  语 文
  2022.5
  一、基础??运用(共 14分)
  2022年是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建团100周年,学校组织了“以青春之名 承青年之约”主题活动。请你完成下列任务。
  1.演讲社团负责组织“青春之我”演讲赛,下面是一位同学的演讲词,阅读这段文字,完成(1)-(3)题。(共 6 分)
  青春是一段宣言,昭示着“自古英雄出少年"的激情;青春是一种姿态,“心有猛虎细嗅蔷薇”:青春是一种勇气,带着加速度跋山涉水,渴望找到未来的答案。李大钊乡年在【甲】展钟报【甲】创刊号上这样写道:"国家不可一日无青年,青年不可一日无觉醒。”当雏鹰哺于果穴,昂首观天之时,已酝酿振九霄的梦想;当马驹休于栏下,引颈新鸣之际,已营积驰骑天下的梦想。回望百年团史,中国青年面对不同的困难,都展现出了磨而不磷、涅而不缁的决心,含我其谁的勇气与脚踏实地的行动。想要成为合格的新时代青年,我们要以“三心”面对成长之路【乙】一为__________,志存高远,日日精进;二为__________,按行自抑,时时自省;三为__________,淡治宁静,久久为功。以青春之名,承青年之约!
  (1)一位同学对文段中加点字的读音字形和【甲】【乙】两处标点符号的使用产生了疑问。下列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2 分)
  A.“穴”应读“xué"
  B.“振翅九霄”应写为“振翅九宵”
  C.【甲】处应填书名号,标示刊物的名称
  D.【乙】处应填冒号,标示引起分说
  (2)同学们借助《古汉语常用字字典》为画波浪线的词语作了批注。发现“磨而不磷、涅而不缁”所共同表达出的意思是__________。(2 分)
  (3)在文段横线处依次填人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①律己之心 ②平常之心 ③进取之心
  A.③②① B.①③② C.③①② D.②①③
  2.文学社团负责筹备“青春之师”展板,下面是社团成员准备的一段材料,阅读这段文字完成(1)-(3)题。(共 6 分)
  鲁迅曾经说过“只要能培一朵花,就不妨做做会朽的腐草。”在培养青年方面,他也是这样做的。他以智慧抵抗黑暗,感召无就逃步青年走上革命的道路,让青年得比用自己的行动对抗社会的黑暗,同时他也反对青年做无谓牺牲。鲁迅在文学青年的培养上,始终不遗余力、甘为人梯。他通过创办文学刊物来发现和团结青年作者,促其健康成长。凡是请他看稿、改稿的,他都不计时间和精力,仔细阅改,全心全意地指导和培养这些文学战线的“新战士”,此外鲁还还大力提倡新兴木刻。他整理了优秀的汉画像石、发谱等传统文化遗产,翻译了大量介绍外国美术理论和版画作品的著作。在鲁迅的支持和培养下,大批从事木刻艺术的青年迅速成长起来。从鲁迅培养青年走上革命之路、艺术之路的点滴中,我们读懂了这位持炬火引领中国青年的“孺子牛”。
  (1)文段的画线句有一处表达欠妥,请找出并加以修改。(2分)
  答:
  (2)同学们对展板上的书法作品进行了讨论,请从下面的选项中分别为两幅作品匹配恰当的解说。(2 分)
  第一幅选__________ 第二幅选__________
  【甲】这幅字结体上紧下松,视觉中心上移,圆润中透着挺拔劲健,让人感受到鲁迅的爱国情怀和奋斗到底的决心。
  【乙】这幅字笔法潇洒灵动,多弧多曲,多角多环,这种气势和变化,让人感受到鲁迅面对人民的奉献精神与面对敌人的斗争激情。
  【丙]这幅字笔画平直工整,转折处多用方笔,显得深刻凝重,让人感受到鲁迅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风骨与气节。
  (3)同学们对语文教材中与鲁迅相关的作品进行了梳理,下列表述不恰当的一项是(2 分)
  A.《朝花夕拾》以简洁舒缓的文字描述往事,又不时夹杂着有趣的议论或犀利的批判《阿长与(山海经)》(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藤野先生》都出自其中。
  B.作家萧红在(回忆鲁迅先生》中以多个片段记录了鲁迅先生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琐事,展现出一个富有人情味的、生活化的鲁迅形象。
  C.鲁迅借《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批驳了“九??一八”事变后一些人对于抗日前途的悲观论调,指出“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
  D.《呐喊》是鲁迅的小说集,其中塑造了闰土、双喜、太太、孔乙己 范爱农等生动而典型的人物形象。
  3.合唱社团负责展示“青春之声”合唱作品,同学们准备在合唱中加人一段朗诵,对如何读好这段朗诵词进行了讨论,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2 分)
  青春是我们生命中最美的诗行,
  如初春,如朝日,如百卉萌动。
  青春是绿色的,如草原蓬勃坦荡。
  青春是金色的如阳光普照四方。
  青春是彩色的,如百花迎风绽放。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